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美為推動軍購鼓動臺發衛星 渲染兩岸軍力失衡

時間:2007-02-28 14:56   來源:

  美國總有人不厭其煩地渲染“大陸對臺灣軍事威脅”,此番,他們還煞有介事地將“威脅領域”擴展到了太空,公然鼓動臺灣發射更多衛星以應對“大陸的威脅”。

        美專家:臺灣應大力發展衛星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23日,農曆大年初六,美國國會眾議院的“芮本大樓”內舉行了一場針對中國的研討會,主題是“中國是敵是友”。這場研討會由在美老牌“臺獨”組織“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主辦,邀請了華盛頓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副總裁費學禮、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美前駐華大使李潔明、賓州大學教授林霨等多位親臺人士參加。

  討論中,費學禮等人表示,中國大陸已擁有“獵殺衛星”的技術,未來一旦臺海發生戰爭,中國大陸將可能先攻擊美國的通訊衛星,截斷美內部通訊以製造恐慌,進而拖延美軍馳援臺灣的反應時間,而臺灣目前唯一的一顆戰略偵察衛星更是“不堪一擊”。因此,臺灣必須儘快思考對策,考慮如何進一步強化衛星科技併發射更多的衛星。他們還認為,美國原先提供給臺灣的潛艇、反潛機、導彈防禦系統等項目已不足以因應當前局勢,臺灣需要更有力的“威懾性武器”,美國也應對臺灣的衛星發展提供協助。

  費學禮最後還“十分痛心”地表示,臺灣“立法院”不顧兩岸“軍事失衡”的現況,至今未通過“三項重要軍購預算”,根本是“喪失心智”。

  臺間諜衛星緊盯大陸

  座談會的討論情況被臺灣媒體披露後,立即引起了激烈爭論,而臺灣衛星科技的發展現狀,更是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事實上,臺灣衛星研發工作起步相當早。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就啟動了衛星發展計劃──“五年衛星發展計劃”,後來又先後制定了“發射衛星計劃”、“太空衛星計劃”、“通信衛星發展計劃”和“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劃”等多個衛星開發計劃。

  目前,臺灣正在使用的衛星主要是“福衛2號”和“福衛3號”衛星系統。其中,“福衛2號”衛星是一顆不折不扣的間諜衛星,對地面遙感圖像解析度最高可達2米,拍攝過大量大陸重要地區和軍事設施的圖像。前一段時間臺“國防部”炮製的所謂“大陸多個導彈陣地圖示”,據説就與該衛星所拍攝的照片有關。費學禮等人所説的“臺灣唯一一顆戰略偵察衛星”指的就是它。“福衛3號”則是一個由6顆衛星組成的氣象衛星星座,觀測範圍可覆蓋全球,並可用於全球衛星定位、精確對時等軍事用途。

  除此之外,臺灣還以商業採購的方式獲得了法國“斯波特”(SPOT)衛星系統、美國IKONOS系統、以色列“地球資源觀測衛星”系統經過大陸上空時的使用權或所拍攝圖像的使用權。去年3月,《中國時報》還曾披露,臺灣“國科會”、“國安局”和“國防部”等部門秘密制定了一個名為“獨眼龍專案”的採購計劃,打算花費百億新台幣,向美國購買地面解析度達0.5米的高清晰度遙測衛星,以“監控大陸地區的軍事發展”。

  恐怕只是説説而已

  雖然美國“專家”極力鼓吹臺灣應大力發展衛星,但從目前情況來看,臺灣的衛星研發和引進都面臨著不少困難。首先,臺灣科研技術水準低下,自主研發能力不足。以“福衛2號”為例,其主要部件儘管有一部分是由島內企業生産的,但技術卻全部來自海外。而另一方面,美國對支援臺灣發展太空技術也是持保留態度的。臺美之間雖然建立了長期的軍事技術合作關係,但出於保密需要和戰略考慮,美國政府和國會對太空領域的限制始終沒有放鬆。當年,就是因為美國的強烈反對,臺灣發展太空火箭的計劃才胎死腹中。就在此次“專家”們建議美國支援臺灣發展衛星科技的同時,美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還公開對外表示,美國政府鼓勵海峽兩岸進行高層接觸,希望保持臺海的和平與穩定。

  其實,美國方面明白得很,臺灣是美遏制中國大陸的一張“牌”,但美國也不會讓臺灣在“臺獨”道路上走得太遠,所以必須對臺灣有所限制,特別是在先進的資訊技術、電子技術和太空技術等方面。有分析人士就認為,此次一些美國“專家”之所以鼓吹臺灣應大力發展衛星,其根本目的還是企圖炒作“大陸對臺灣的軍事威脅”,逼迫臺當局加緊推動對美軍購,所謂“支援臺灣發展衛星”,也只不過是説説罷了”。

        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