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灣受益ECFA及新興市場 元月出口額創歷史次高

時間:2011-02-12 11:02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2月12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當局“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佈,元月臺灣地區對外貿易出口253.5億美元,金額是歷年單月次高;進口也有234.7億美元,是歷年單月第4高。

  儘管新台幣匯率1月勁升3.5%,但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生效及新興市場強勁需求帶動下,臺灣1月出口持續暢旺。

  臺當局“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新台幣升值對出口廠商的獲利會有影響,不過從1月的出口數字來看,由於新興經濟體需求強勁,可抵銷台幣升值對業者的壓力,降低對出口商的不利因素。

  此外,臺當局“經濟部國貿局長”卓士昭昨天説,ECFA今年上路,元旦至2月10日為止,適用ECFA減免關稅申請原産地證明的産品出口金額達4.18億美元(約125.4億新台幣),其中以石化産品為主。

  卓士昭指出,受惠于ECFA,臺灣今年第一季出口金額將會增加。而1月至今發出1955張原産地産證明,其中石化産品出口金額2.51億美元、機械則有7000萬美元,其餘依序為運輸工具、其他、農産品。

  至於1月出口高達253.5億美元,僅次於去年5月的254.7億美元,林麗貞坦承“高於預期”。

  她表示,原因包括業者在2月的春節前提前出貨,加上新興市場景氣復蘇帶動需求,像是臺灣對東盟6國的出口41.7億美元,寫下歷史新高;對大陸和香港出口也來到102.2億美元,創下歷史第3高。

  此外,臺灣景氣復蘇,消費品的進口持續暢旺。林麗貞指出,1月消費品進口19.8億美元,是歷史次高,主要以小客車進口增加最多。此外,資本設備進口也有36.4億美元,已經連續11個月超過30億美元,大多數生産半導體的相關設備。

  林麗貞説,展望未來,由於消費性電子帶動全球購買潮,加上亞洲新興市場成長強勁,對臺灣的塑化、機械等貨品需求增加,有助於臺灣相關貨品出口穩定增長。 (台灣網 田雲鵬)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