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郭臺銘:學會今後用“柔”的方法來對待員工

時間:2010-11-01 14:14   來源:央視國際

  芮成鋼:我知道陳德銘部長,我們的商務部長好像跟您説過期望以後有更多的産品還是內地銷往中國大陸是吧?

  郭臺銘:因為我們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我們進出口的總量已經佔到國內大陸整個進出口的5.2%,陳部長非常關心我們將來經濟結構的調整怎麼配合大陸整個經濟政策的轉型,尤其是外銷能夠保持繼續平穩的增長,可是也希望我們99.9%都是外銷的公司,能夠把這麼好的産品,甚至於把這麼好的工藝能夠轉到一部分內銷,讓國內也能夠分享到我們生産出來的産品,也能夠買到合理的價位,更好産品的品質在國內製造生産的産品。

  芮成鋼:但是我們知道富士康和您個人的投資其實不僅僅是在中國,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有,如果把中國目前的我們單看勞動力的成本,勞動力的工資水準,是不是隨著不斷改善、不斷提高,已經要高於其他國家了?這種工資的優勢已經沒有了?

  郭臺銘:對,您分析得很有道理,現在當然在很多東南亞國家,比如説越南、印度,甚至於將來可能的印尼勞動力成本相對的是比我們大陸的沿海地區,我們講沿海東部地區要相對低一點。可是我覺得中國人第一個勤奮,第二個技術性的工作,富士康其中在大陸有95萬個員工,很多一大部分是技術性的勞工,以中國的勤勞跟智慧,他們雖然工資會比較高,可是他們的效率,還有中國很好的普遍性的教育水準,不管是一個高中畢業或者是一個中專的,他們都能夠很快地接受新的知識跟新的科技,這個東西不是很多東南亞國家或者拉丁美洲、歐洲一些東歐的國家他們的教育水準評比的。

  在中國,恐怕沒有哪一家企業像富士康這樣讓人既愛又恨。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商,在中國大陸,他的員工高達95萬,相當於一個中型城市,他的進出口總量更是佔到中國大陸進出口額的5%。富士康甚至成為了中國製造業的象徵。蘋果的大部分iPhone和iPad都由富士康製造,此外,它還為包括戴爾、新力和諾基亞在內的眾多其他知名品牌生産電視、手機和數位相機。但是在創造中國製造業奇跡的同時,這家公司卻一直飽受媒體批評。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富士康對員工的“壓榨”,管理過於嚴格、對員工缺少尊重和關懷,甚至有媒體報道説,富士康存在嚴重暴力體罰,強逼加班等現象。今年發生的“跳樓事件”更是將他推向了風口浪尖。1月23號,19歲的員工馬向前跳樓自殺,此後短短的5個月內,富士康連續發生十二起跳樓事件。這十二員工均為80後、90後,最大的不過24歲,最小的18歲,他們中,學歷最高的為大學本科。跳樓事件讓富士康背上“血汗工廠”、“殺人工廠”的標簽,人們紛紛對富士康企業的管理制度産生質疑。是什麼讓鮮活的年輕生命猝然消失?富士康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芮成鋼:可能媒體議論多的富士康事件,裏面發生不幸的農民工,他們在生活和工作當中,可能他們到底問題糾結的地方,到底是生活還是工作,是工作條件還是生活方面的一些其他的原因?

  郭臺銘:我想這個事情很不幸的發生在我們富士康身上,我自己很自責這件事情,從發生以後到最近9月底,我大概在龍華富士康總部住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我們總是覺得我們也要付一部分責任,責任就是沒有把他們對於一個,我們沒有警覺到年輕一代他們需求轉變了,他們在工作余後的生活感情,我們在發生這十幾例裏面,其實將近有一半是感情的問題。我自己就問我自己,我自己的子女我都沒辦法管制他感情的問題,我們有一位,在他媽媽的面前,因為愛情的問題。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