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起而行” 探産業合作新空間

時間:2010-07-09 01:04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9日廣州消息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系列參訪活動8日在廣東陸續展開。往屆論壇“坐而論道”的慣例有了新變化,100多名與會代表“起而行”,劃分新能源組、節能環保組、文教組,兵分三路,在深圳、廣州、佛山、江門等地,深入企業一線,探尋兩岸在新能源、節能環保、文創等産業合作的新空間,為將在10日舉行的論壇大會預熱。

  新能源産業合作 瞄準國際市場

  能源短缺與氣候變暖使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參加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新能源組參訪團35位代表8日走進深廣兩地的新能源企業參訪。

  在研發出世界第一台磁懸風力發電機的深圳泰瑪風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臺灣代表就饒有興致地與泰瑪公司總經理討論起了如何降低風力發電的成本問題;在華南地區最大的新型清潔環保能源二甲醚生産基地——廣州久泰能源有限公司的廠區內,代表們現場觀看了用二甲醚切割鐵板的演示,並了解了二甲醚的整個生産過程;在臺資企業廣州聯眾不銹鋼有限公司,代表們透過玻璃窗觀看熱軋生産線的整個作業過程。

  代表們普遍認為:兩岸在新能源産業開發上各具優勢,應加強在關鍵技術的研發、生産、行銷等環節的全方位合作,提升雙方的産品的國際競爭力,讓全球享受到兩岸在新能源領域合作帶來的成果。

  臺灣幹佈公司總經理林江財告訴記者:大陸對於新能源産業的開發如何加快步伐,關鍵是如何做好量産、普及,讓民眾用得方便,售後有保障,臺灣在規模化生産、市場化運作方面具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在這些層面,兩岸的互補優勢和合作空間非常明顯,應以合作提升雙方的産品的國際競爭力。

  節能環保聯姻 共擔社會責任

  “以前提到佛山,只知道黃飛鴻。沒想到有這麼多優質的機電公司。”走在佛山市順德區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裏,一位臺灣代表驚喜地表示。

  開大門才能走大路,彼此了解才能開誠佈公。本次節能環保參訪團圍繞“節能、減碳、環保”等主題進行採訪安排,從做精有生産工藝全球領先的陶瓷廠,到污水處理經驗豐富的公司,還有在LED技術和電容觸控方面成績斐然的臺資、港資企業,讓參訪團成員們倍感收穫。

  “先實地參訪,後坐下來開論壇,有助於專家學者們找到討論的立足點和方向。”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世圯説, “臺灣在節能減排、新能源利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兩岸合作有很大空間,可以共同創立國際性品牌,進軍國際,創造雙贏。此次論壇就是強化合作的重大契機。”

  臺灣空氣保護方面的專家謝燕儒表示,兩岸加強合作,即為臺灣技術找到更廣闊的用武之地,也可加速大陸技術直接升級。節能減碳是趨勢,兩岸可以共同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

  文創産業攜手 發展中華文化圈

  兩岸在文創産業領域的合作一直被視為文化輸出的重要手段。經貿文化論壇每屆都會設立文化議題,凸顯文化領域交流合作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次兩岸文教傳媒界代表特別選擇走進深圳廣電集團和當地知名文化産業基地,了解深圳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現狀,探尋合作方向。

  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在參觀了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後表示,這一深圳獨有的平臺未來可在亞太地區樹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典範,他也希望將兩岸文化交流領域問題納入兩會協商的議題,更希望兩會早日簽署相關協議,開啟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大陸文化創意産業做得‘又快、又大、又猛’,現在是大陸發展最好的契機,速度之快就像大陸的高速鐵路一樣無人能及,臺灣要跟上大陸發展的步伐。”臺灣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孫國華表示。

  楊英鳳美術館館長兼臺灣雕塑協會會長楊奉琛認為,當前大陸可憑藉經濟優勢提升文化産業,如果能夠用創意將文化産業進行包裝行銷,進而整合所有相關産業,堪稱為兩岸人民謀福祉。他也盼望未來兩岸業界精誠合作,以企業為支撐,共同發展大中華文化圈。(記者 李徽 鐘寶華 肖燕)

編輯:李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