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灣業界呼籲儘速簽署ECFA促臺良性迴圈

時間:2010-06-22 17:24   來源:新華網

  22日出版的臺灣《聯合報》和《中國時報》頭版,都以半版刊登了臺灣潤泰集團投放的以“籲請兩岸儘速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主題的相同內容廣告。

  這則廣告以“臺灣不必害怕大陸經濟崛起”“開放、競爭、優勢才是臺灣發展之道”“不簽ECFA:市場流失、廠商外移、失業增加、經濟衰退”“簽ECFA:降低關稅、促進出口、吸引投資、增加就業”“臺灣要良性迴圈”等5個小標題,向島內讀者全面闡述簽署ECFA與否對臺灣經濟的不同影響。

  “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江岷欽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界對經濟的敏感度高於一般民眾,他們看到了ECFA給臺灣企業帶來的機遇,以及兩岸經貿關係由此進入制度化合作後的良性發展空間,因此他們更能感受到簽署ECFA的迫切性。

  除潤泰集團外,隨著兩岸協商ECFA取得實質性進展,近段時間來,島內業界在各種場合都力陳ECFA對臺灣發展的重要性,呼籲兩岸儘速簽署ECFA。

  臺灣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日前表示,ECFA如同給臺資企業發展創造了一個成長轉移平臺,“如果沒有這個平臺,臺灣企業就會像吉普賽人,到處流浪”。他説,兩岸簽署ECFA後,企業做生意有了依靠,雙方經貿良性互動,有助經濟增長。

  臺灣富邦金控總經理龔天行也表示,ECFA簽署後,臺灣可成為外資企業進軍大陸的新門戶。他特別指出,20年前,香港成為外資進入大陸的門戶,造就了今日香港的繁榮發展。臺灣具有地理等優勢,卻錯失許多商機,現在追上為時不晚。

  臺灣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祖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簽署ECFA對外貿導向型的臺灣經濟益處很多,“臺灣企業可以因此獲得更大對外貿易和投資空間,可以説企業是ECFA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大聲説出自己的主張很合理,應該有更多業界人士出來表達訴求”。

  江岷欽説,簽署ECFA對臺有利有弊,但業界是兩岸經貿往來的主體,他們大聲呼籲簽署ECFA,也是在向民眾傳遞這樣一個聲音:企業都不擔心,説明ECFA對臺灣經濟總體是利大於弊。因此,業界的呼聲也是為了消除臺灣社會部分民眾的疑慮,以讓兩岸儘速順利簽署ECFA。

  江岷欽還表示,ECFA簽署後,隨著列入早收清單行業的受益效應的顯現,相信臺灣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民眾支援這一協議。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