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臺商“萬馬奔騰”進大陸積極佈局“後危機時代”

時間:2009-09-30 10:05   來源:新華網

  斥資百億進軍大陸3C及家電連鎖賣場與蘇寧、國美“叫板”,在重慶籌建橫跨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大西部基地……入秋以來,臺灣首富、鴻海集團掌門人郭臺銘接連使出大手筆,受到兩岸業界的高度矚目。他的新一輪投資計劃有一個響亮的名稱——“萬馬奔騰”。 

  一年前,國際金融危機席捲而來,壓縮産能、停工減員、撤資外遷,成為部分大陸臺企的含淚選擇,即便受損不大的臺商也大多投資意願轉趨保守。一年後,儘管危機還未過去,但臺商在大陸紛紛增加投資、擴大産能、進軍內陸、涉足新産業,積極佈局“後危機時代”的大陸市場,用實際舉動彰顯對大陸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強烈信心。

  “在大陸內需市場需求的強勁挹注下,一些臺資企業上半年因金融危機而暫緩的擴産計劃,會在第三、四季度涌現。”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説。

  臺資企業雲集的長三角地區迎來了新一輪投資熱潮。臺灣筆記型電腦龍頭代工企業偉達、仁寶、緯創陸續宣佈將建立新的生産基地;台塑斥資1.74億美元擴建寧波石化區,預計今年營收可達近23億美元;綠色能源企業臺灣光寶集團動用6億美元在江蘇常州打造華東營運中心,效應將惠及上下游十幾家供應鏈臺企。

  臺商投資地域還從以往的長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逐漸向內地輻射。緯創、華寶選擇以江蘇泰州、常州這些毗鄰內陸的長三角城市,作為進軍內陸市場的跳板。鴻海在重慶的投資,涵蓋電腦製造、軟體和服務外包、太陽能和LED、醫療器械和動漫産業等十余條産業鏈,輻射整個西部地區。

  新能源、通訊、服務業等,正成為新一輪臺商投資的熱門領域。“鴻海的佈局是臺商在大陸投資從第一、第二産業拓展到第三産業的一個信號。”臺灣中興大學臺商研究中心主任袁鶴齡説,“這些企業所作的是五年乃至十年的長期戰略性規劃。”

  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09年最新公佈的調查顯示,未來臺商佈局大陸的趨勢可能由過去單純的代工貿易調整為向內需市場拓展,由單一市場轉向區域市場,由貿易市場轉向內需市場,由代工生産轉向自創品牌。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指出,利用兩岸各自優勢資源,以大陸市場優勢培養知名品牌,利用臺灣的全球生産與銷售網路將品牌推向國際,逐步擺脫對代工生産模式的深度依賴,將形成兩岸製造業合作與分工的新佈局。

  一些在大陸經營有成的臺商,近一段時間還掀起回臺上市、投資的新風潮。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告訴新華社記者,從去年8月臺交所建立臺商回臺上市機制至今年9月,共有22家臺資企業申請在臺IPO,其中17家在大陸營運。以“康師傅”打響名號的頂新集團,近日更成功進駐世界第一高樓臺北101,站上臺商衣錦還鄉的新高度。袁鶴齡説:“在大陸成長併發展的臺商回流作為一個典範,能夠吸引更多的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對兩岸經貿具有更加深化的象徵性意義。”

  “歷經國際金融危機淬煉後的臺灣企業,正在以越來越自信的姿態重新佈局兩岸市場。”王建民説。(記者 李寒芳 陳斌華)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