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臺灣十年拼選舉耗費數千億 民眾代價之高可見一斑

時間:2005-10-20 07:56   來源:

  台灣網10月20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根據臺“中選會”的預算數據,十年來臺灣各種大大小小的選舉已經耗費了131億多元,臺灣民眾為選舉付出的代價不能不説高。

  據報道,臺灣選舉多受到詬病已久,但臺灣民眾可能還不知道付出的代價有多高。根據這項臺“中選會”的預算數據,十年來臺灣的納稅人為選舉已經花了131億多元。另據臺“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十年來各公職候選人申報的競選經費合計超過999億元,至於實際因選舉所産生的支出,估計應達數千億元以上。

  據了解,臺“立法院”在1997年5月31日修改“公職人員選罷法”第45條之五,提供政黨和候選人競選補貼,政黨一票50元,候選人一票30元,即使落選只要得票數比當選票數的一半多,也可以領到補貼。

  “中選會”根據“選罷法”規定計算出競選經費上限,2004年的“總統”大選的經費上限是4億元,第六屆“立委”選舉,則平均在六至七百萬元之間,168位區域“立委”的競選經費不過十一億七千六百萬元。但眾人皆知,政黨和候選人的實際上的選舉支出,絕不僅於此。例如,民進黨對內要求徵收的“公職人員分攤金”,初估每次大型選舉都超過一億元。再比如2000年“總統”大選,“中選會”收到候選人競選經費的申報,分別是宋楚瑜三億、連戰六億、陳水扁九億,共十八億。但外界認為,甚至有的陣營據傳花了上百億元。在臺灣的中南部,樁腳型“立委”的選舉花費動輒數千萬元,是公開申報的好幾倍。

  報道指出,臺灣社會資源過度消耗于選舉,由此可見一斑。而從“中鋼”董事長員工分紅,一路爭議向上延燒到政治獻金,背後反映出的其實也就是臺灣過多選舉造成的社會資源耗損。(趙靜)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