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四百年前,為了尋找夢土,先民越過險濤的惡水,劃進臺江內海,踏上福爾摩莎的土地—臺南。臺南為此成了先民實現夢想的起源;集結各地美食、小吃的“府城”之名不徑而走。
歷經了荷蘭時期(1624~1662)、明鄭時期(1662~1683)、清領時期(1683~1895)與日治時(1895~1945),至今在臺南市內仍保有許多許多古跡,完整記錄著先民和外來統治者開發的遺跡。滿是歷史、地理涵義的古跡,不只是一座座的地標,同時也是臺南市民日常休憩的場所。
| ||||||||||||||
|
【府城歷史簡介】
荷蘭時期,在臺江內海的沙洲上,築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跟普羅民遮城(赤崁樓),開闢歐式街道風格的普羅民遮街(民權路),後來成為臺南市街的基礎。
明鄭時期,收復普羅民遮城和熱蘭遮城,改為承天府和安平鎮,並興建臺灣第一座孔廟。
清領時期,將承天府改為臺灣府,建四草炮臺,安平小炮臺,英商設有洋行,億載金城炮臺完工,改建赤嵌樓為清式建築,臺灣府改臺南府。後來因發生大風雨,大量河沙注入臺江內海,千里汪洋盡成海埔。
日治時期,臺南驛(臺南火車站)落成,洋行撤離安平。地方法院,臺南廳舍(臺南市政府)落成。臺南成為臺南市。新運河開通。古都臺南就在日本人手中,逐漸有了現代化都市的雛形。
【安平港與四草生態區】
安平、四草地區可算是府城發展史上的重要起點,來這裡走一趟,一定可以讓你對臺南的歷史有初步的認識。安平的古跡與美食以及四草的自然(濕地)與人文(鹽田)生態皆是令人流連忘返。
【赤崁、五條港文化區】
那時,先民借著船隻航行在臺江內海或是運河上,使得赤崁與五條港地區發展的繁華的商業地帶。時至今日,以赤崁樓和水仙宮為中心的赤崁、五條港文化區,依舊是人文薈萃之處。
【傳統美食、小吃之都】
不論是單品的蝦卷、蚵仔煎、魯面、擔仔面、棺材板,或是成套的虱目魚頭、魚肚、魚皮、下水湯,來府城,一定要帶著你的胃,因為集結多方美食、餐點、小吃的府城,絕對不跟你客氣。
【古跡藝文沙龍、樂滿府城】
為了使古跡能有更完全的使用,每逢週六、週日的傍晚,在幾個古跡景點都辦有藝文活動。當在府城旅遊時,想週末的夜裏欣賞好的演出,“古跡藝文沙龍”、“樂滿府城”千萬不能錯過。
營業地址:臺南市中西區
電話:04-23851199 傳真號碼:04-23850099
來源:大臺灣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