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前,陳錦龍在張家港成功的投資業績,在家鄉廣為流傳,很多想到大陸投資的人,都找他咨詢。李俊毅是陳錦龍牽線為張家港引進的第一個臺商。為投資大陸,李俊毅曾派人先後到五個城市考察,但均不中意。在其返回臺灣的頭天晚上,陳錦龍把他請到張家港,第二天早上“走馬觀花”,沒想到卻“一見鐘情”。今年,他又擴大投資規模,預計年出口額將達到一千二百萬美元以上。有趣的是,李俊毅又把自己的配套企業全威、軸心,也跟著引進到了張家港。   泰意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文灝,為了尋找滿意的投資地,已輾轉考察了好幾個城市。後來托朋友打電話給陳錦龍,陳錦龍馬上與開發區領導聯係。徐文灝抵達那天,當時的開發區領導親自到上海虹橋機場迎接,張家港人的熱情和優美的環境給徐文灝留下深刻印象。此行使他很快定下了投資張家港的決心。目前,這家企業總投資達二千五百萬美元。   就連全亞洲唯一的一家不鏽鋼上市公司,也經陳錦龍搭橋,走進了張家港。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張家港市臺商會成立,陳錦龍榮任會長,此後,他在政府與臺商間充當“紅娘”的腳步愈加匆忙,手筆也越揮越大。二○○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經陳錦龍牽線奔走,時任張家港市委書記的周偉強一行第一次踏上臺灣島,陳錦龍邀請來島內近八十家企業的一百一十位臺商,與張家港官員見面,此後,已有好幾批臺商先後來張家港考察。   二○○二年九月,美麗的港口城市張家港舉辦了名為“相聚張家港、歡樂在中秋”的臺商歡度中秋係列活動。來自江蘇、上海、北京、福建、浙江和臺灣本島、香港地區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二千多名臺商相聚張家港,包括臺灣夏普、臺灣日立、臺灣摩托羅拉、明基計算機、華碩計算機等知名高科技企業,以及一批精密機械、制衣、家具等企業的老總。該次活動當時在華東尚屬首次。兩千多臺商聚會一地,在國內也不多見,因而引起了海內外廣泛關注。陳錦龍則是這次臺商大聚會的聯絡人。   在張家港的七百多名臺商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朋友牽線搭橋介紹過來的,而陳錦龍則是這根線的第一人。   當被問及為何樂當臺資企業的引路人時,陳錦龍告訴記者:“臺商投資講究『羊群效應』,來的人越多,我們的生意就會做得越好,有的臺商就是我的客戶。另外,張家港的投資環境確實好,政府把我們當朋友看,與我們的合作也很愉快。”   臺商投資具有“抱團”的特點,臺商投資正逐漸形成“羊群效應”,來一個,帶一批。在張家港已崛起幾個大的臺商投資具有“羊群”的特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維係臺羊群效應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其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產業配套。一個主導企業落戶某地,其上遊、下遊配套企業就會跟進。陳錦龍的精工光電公司便是這種效應的典型代表,他的企業成立後,便引來了上下遊配套廠,類似這樣的投資“葡萄串”,在張家港隨處可見。陳錦龍說,“葡萄串”實際上是產業營銷鏈,家門口就是市場,節省採購成本和銷售成本是每個制造廠所希望的。   “羊群”的產生,也是臺商規避投資風險的需要。臺商投資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獲取最大回報,而把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的范圍內。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臺資企業起初進來時都租用當地的一小塊廠房,後來看到利潤的豐厚,以開始買地建廠房,不少企業還在張家港增資擴展。   從租房到買地,從小額投資到增資擴容,幾乎是所有臺商投資企業先期到一個地方投資發展的軌跡。而伴隨著他們買地、擴容的是一個個同類企業、同鄉企業、朋友企業的跟進,從而形成臺商“羊群”。   臺商投資的“羊群效應”,給招商引資工作以深刻的啟示。陳錦龍說,在招商引資的方向上,首先要注重把主導產業、核心企業引進來,進來一個,就會帶來一串。其次,親商、安商不如富商,各地在營造招商引資的投資環境時,不僅在服務上要到位,環境上要優美,更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當一個臺資企業落戶的時候,不管其規模大小,都要讓它有錢可賺、有利可圖,這樣,這些企業本身就像一面“旗幟”,昭示著其它臺商,這種宣傳作用和影響力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往往比那些優惠政策來得又快又好。   張家港市政府為表彰他為張家港招商引資所做出的貢獻,還授予他“城市貴賓”的榮譽稱號,成為第一批張家港市的城市貴賓。   陳錦龍說,他很感謝當地政府對他的支持,假若沒有當地政府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也不會吸引那麼多的臺商來到張家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