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圍城"狀況堪憂 2015年填滿現有填埋場

時間:2009-08-14 10:1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有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産生4.9億噸垃圾,僅中國每年就産生近1.5億噸城市垃圾,垃圾增長率超過10%。對於擁有1600多萬人口的北京來説,形勢顯得更為嚴峻。

  ●“垃圾圍城”狀況堪憂

  “如果説2008年以前北京主要面對的是交通、大氣問題,那之後就是垃圾和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曉晨表示,北京“垃圾圍城”的狀況不容忽視。

  8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朝陽區的馬各莊,可以見到標著“朝陽環衛”字樣的車輛,在通往高安屯垃圾填埋場的公路上往來頻繁,平均每分鐘有三四輛之多。附近居民表示,比起前兩年,現在臭味減輕很多,尤其是最近經常下雨,空氣狀況較好。但垃圾車不分晝夜往來過於頻繁,蒼蠅跟著垃圾車跑,附近衛生狀況不佳的問題仍待解決。

  建成于2002年底的高安屯垃圾填埋場是朝陽區最大的垃圾處理場,原本設計的日處理能力為1000噸,2003年投入使用後,日處理量很快超過1500噸,並逐年增加。隨著朝陽區人口的迅猛增長,去年的日均處理量已達3400噸。

  高安屯的膨脹狀態,只是北京垃圾填埋場現狀的一個縮影。北京去年日産垃圾1.84萬噸,垃圾以每年8%的速度增加,按此速度,預計2012年全市垃圾生産量將達日均2.5萬噸,2015年達日均3萬噸,屆時,北京現有垃圾填埋場將全部填滿。目前北京市垃圾處理設施的總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04萬噸,實際日處理1.74萬噸,設施平均超負荷率達到67%。

  為此,在今年初的“兩會”上,283名代表提出了垃圾處理的議案,直指北京垃圾處理的危機形勢和困局。日前,北京市副市長黃衛表示,經過調研,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確了在垃圾處理上達成的兩個共識:一是將垃圾處理定位為關心民生的公益性事業,加大政府投入;二是確定了以焚燒為主的綜合處理方式。他表示,2015年前北京將新建改建垃圾處理設施40座,以緩解目前超負荷處理狀況,項目直接投資100億元。

  ●首個臭味檢測系統試運作

  針對之前朝陽區高安屯垃圾填埋場附近幾個小區居民反映的“臭味污染”,朝陽區政府日前投資500萬元建成了全國首個垃圾填埋場大氣污染物24小時線上自動監測系統。

  高安屯垃圾填埋場大氣污染物自動監測系統由覆蓋高安屯垃圾填埋場及其衛生防護區內的8個大氣污染物自動檢測子站和系統平臺組成,通過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實時監測空氣中硫化氫、氨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總氮、甲烷、可吸入顆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濃度;反映氣象條件的風速、風向、溫度、濕度、大氣壓等數據,從而全面掌握周邊地區空氣品質狀況。該系統的建成為推進該地區惡臭污染治理、妥善解決污染擾民問題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

  ●2015年建成4個迴圈經濟園區

  2015年北京市將在東、南、西、北4個方位選址規劃建設4個大型生活垃圾綜合利用迴圈經濟園區。目前,北京首個園區——阿蘇衛迴圈經濟園區已初步規劃。該園區是本市規劃的北部地區垃圾處理的主要設施,分別由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綜合處理廠、垃圾焚燒廠以及滲瀝液處理等輔助設施組成。

  據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規劃建設的迴圈經濟園區,將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其範圍劃分為核心區和生態保護區兩部分。核心區位於園區的中心,是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區,包括垃圾分選設施、垃圾焚燒設施、垃圾生化處理設施、垃圾填埋設施、環保教育基地建設及其他配套設施。園區將實現原生垃圾的零填埋,通過篩分、焚燒、生化處理,有效控制填埋氣和滲瀝液的産生。另外,從核心區向外約2公里為生態區,將逐步建設林地、綠地和環保産業,形成生態屏障,達到提升周邊公共環境水準的目的。(記者 張東偉)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