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集體記憶 30年幾度“瓊瑤紅”

時間:2007-09-05 09:44   來源:新聞午報

 

一代“言情教母”瓊瑤

    從1982年《海峽》雜誌刊出的《我是一片雲》到如今的《又見一簾幽夢》,從小説到電視劇,瓊瑤已經成功地在大陸紅了好幾趟,橫跨30年,甚至可以説是嵌入我們集體記憶中的文化符號。為什麼她總是那樣紅,30年來我們受眾又有什麼變化呢?     

    幾度瓊瑤紅

    2007年7月25日,瓊瑤在部落格中寫到,《又見一簾幽夢》收視率再創新高,突破3%%,打破了近年來連續劇的收視紀錄。同時,電視上還能看見趁熱重播的瓊瑤老片,秦漢和劉雪華數不清夕陽紅了幾度———從有電視開始,瓊瑤就不曾離去;還沒有電視的時候,瓊瑤就已經到來。

    瓊瑤上一次被討論,是因為《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的火爆程度,在今天已經像是一個神話。即使考慮到地方檯收視率與衛視收視率的差別,《還珠格格》仍然遠不是《又見一簾幽夢》可以比的。

    事實上,更早些時候,在電視機逐漸普及、電視節目無比乏味、收視率還是一個陌生詞的時候,瓊瑤的愛情故事已經普度九州。中國內地到底印過多少本瓊瑤的小説,她的書到底在多少人手中傳閱,這些已經完全不可考。

    瓊瑤的小説在大陸最早現身據説是1982年《海峽》雜誌刊出的《我是一片雲》。之後幾年花城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都推出了瓊瑤作品。那個年代租書店很多,小説的傳閱率很高,讀過瓊瑤的人大概要以千萬計,説瓊瑤在一夜間紅遍中國,並不誇張。

    直到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還有信心出版瓊瑤全集,內地文娛市場日新月異,瓊瑤也沒有被淘汰,雖然聲響時大時小,但二十幾年來瓊瑤的愛情故事在人群中的流傳從未停止。與後來瓊瑤電視劇的流行不同,瓊瑤小説1980年代在大陸一炮走紅,其中幾乎不包含市場行銷的因素,大眾心理赤裸裸地敞開它的渴望。那時候的市場關係一目了然,言情小説就是供不應求,不論是岑凱倫還是張恨水,全都很好賣,瓊瑤就更不用説。

    以現在的知識分子眼光來看,瓊瑤小説裏全是矯情,既不能夠喚醒健康真實的人性,也無法示範包容誠懇的倫理。但是在那時,瓊瑤小説或許起到了矯枉過正的作用,在社會上形成了一些共識。

    花城出版社原社長范漢生認為,要賦予瓊瑤作品以“復蘇人性”的意義還是太牽強了,但是她確實為年輕人提供了了解愛情的渠道,這就是她的作品暢銷的原因。

    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

    相對過去千篇一律的革命愛情故事,瓊瑤所帶來的閱讀體驗是新鮮的。2004年《瓊瑤全集》的策劃人鐘擎炬甚至認為,瓊瑤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為在1980年代,“她將中國人的閱讀從一個狀態領到另一個狀態”。

    導演史蜀君是在1986年年初接觸到瓊瑤小説的。她説看了《月朦朧,鳥朦朧》之後,“感覺非常新鮮,把政治背景社會矛盾都濾掉了,純粹就是愛情。”於是她決定把《月朦朧,鳥朦朧》拍成電視連續劇。這部電視劇由閔西電視製作中心在1986年攝製完成,經過中央電視臺播出,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有些地方電視臺反覆重播。這應該是在中國內地播放的第一部瓊瑤小説改編的電視劇。

    此後史蜀君又將《庭院深深》拍成電影。導演增強了影片的文學色彩,結果不僅賣座而且也受到好評。“影片得了許多獎,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文藝界認為瓊瑤小説低俗的成見。”對史蜀君來説,《月朦朧,鳥朦朧》和《庭院深深》是嘗試一種新的風格,也是在探索如何把言情片拍成文藝片。探索結束,史蜀君就再沒拍過瓊瑤的故事,她認為瓊瑤的小説確實有重復,而且隨著商業時代和娛樂時代的到來,逐漸不再具有對社會的挑戰意味,並喪失了原本也並不清晰的藝術氣息。

    1989年,瓊瑤開始和湖南電視臺合作。這一年,湖南電視臺名下的華夏公司拍攝了“六個夢”系列中的前三部,共計48集,賺了幾百萬。到1992年,瓊瑤對華夏公司及其負責人歐陽常林的信任加深,將協拍模式改為合拍。這種合作一直延續到1994年,華夏公司拍攝了“六個夢”、“梅花三弄”、“兩個永恒”,共11部257集瓊瑤電視劇。

    5年間,中國的電視螢幕已經豐富起來:一方面引進了大量港臺劇和海外劇,讓觀眾開了眼界;另一方面,從《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到《北京人在紐約》,大陸本土通俗電視劇經歷了第一波繁榮。

    從更大範圍看,中國大眾娛樂市場也發展迅速,不論是圖書、影視劇還是流行音樂,人們都有了更多選擇。小虎隊和羅大佑,四大天王和吳宇森,正大綜藝和余秋雨,還有馮小剛和葛優、趙本山,他們都出現在這5年間。中國內地的大眾文化氣象變遷日新月異,天下正在被瓜分,瓊瑤電視劇卻穩站市場,每年有序推出,成為中國大陸文化娛樂産品中單獨的一支目錄。

    從1989到1994這5年間,瓊瑤愛情故事的主要傳播渠道是前述湖南電視臺所拍攝的電視連續劇。這些電視劇是在歐陽常林的市場化風格下完成的,與之前史蜀君所拍的富有文藝氣息的《月朦朧,鳥朦朧》完全不同。劉雪華陳德容馬景濤們呈現出來的,是商業産品,不是藝術作品。那時候市場化的大眾文化剛剛起步,人們還沒有來得及反思和批評;或者説,能夠引爆反思和爭論的作品還沒出現。

    《還珠格格》引發的爭論

    1995年元月,代表湖南電視臺和瓊瑤長期合作的歐陽常林成為湖南經濟電視臺臺長。到了1997年,他已經為湖南經濟電視臺攢下了足夠的資本,打算獨自拍攝一部具有轟動效應的電視劇。於是才有了《還珠格格》的一炮走紅。《還珠格格》捧紅了一眾明星演員,給湖南經濟電視臺賺來了巨大的利潤、甚至還有聲譽。人們開始分析這部電視劇的市場化操作模式,試圖從中找出成功的原因。媒體也開始報道瓊瑤電視劇的産業鏈條,並且將之命名為瓊瑤經濟。

    《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更是被當作樣本,小燕子的形象塑造,和戲説歷史的方式,還有情戲中的鬧劇,文戲中的武戲……這些都被認為是《還珠格格》大受歡迎的原因。對瓊瑤故事的這些文本解讀,將電視劇的市場化分析和大眾心理分析聯繫在一起:原來大眾的趣味是這樣的!

    二十世紀末,中國電視正處在娛樂化的高潮,除了電視劇的通俗路線,還有《歡樂總動員》、《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這些純粹娛樂性的綜藝節目都大受歡迎,關於“電視娛樂熱”的討論已經開始預熱。在這樣的時代氛圍裏,《還珠格格》一齣現,就在劫難逃地與大眾趣味、娛樂化和市場化這些詞語聯繫在一起,而且爭論起來很容易陷入一種無意識狀態中,仿佛非有結論不可:大眾文化的娛樂至上,要麼是進步、要麼是墮落。

    瓊瑤愛情故事在內地的傳播,《還珠格格》的播出代表著第二個高峰。除了普及程度和商業效用,它的影響力和它被解讀的範圍,都遠遠超出一部電視劇的內涵。《還珠格格》風行,實際上是大眾文化強行要求社會接受,因此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爭議和反思,並成為激蕩社會的公共事件,成為中國大眾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坐標。

    構成交鋒的批評與辯護,發生在媒體和理論界。批評的觀點,主要指向大眾文化産品的內容、趣味及精神影響;另外,小燕子趙薇的一夜成名,讓人們看到了商業利益的推動作用,感覺到市場利用大眾的危險;甚至還有人認為,瓊瑤在中國大陸氾濫是需要警惕的現象,因為她帶來了資本主義趣味,正在污染群眾。

    而為《還珠格格》辯護的,有幾個關鍵詞,尊重他人的趣味———自由化;允許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存在———多元化;尊重文娛産品市場的供求規律———當時人們的信念是市場解決一切,文化領域也不例外。

    再掀收視高潮原因探究     

    紫菱:“雲帆,我暈車耶!”

    雲帆:“怎麼會暈車呢,這只是馬車呀。是不是中暑了?有沒有發燒?”

    紫菱:“我不是那種暈車!我是坐著這樣的馬車,走在這樣的林蔭大道上,我開心得暈了,陶醉得暈了,享受得暈了,所以,我就暈車了。其實,我自從來到普羅旺斯,就一路暈。我進了夢園,我暈。我看到了有珠簾的新房,我暈。看到古堡,我暈。看到種薰衣草的花田,我還是暈。看到山城,我更暈。反正,我就是暈。”以上便是今年夏天最爆笑的“十三暈”了。

    實際上,《情深深雨濛濛》和《還珠格格III》雖然收視還好,但是並未引起很大轟動。新世紀以來,瓊瑤阿姨逐漸消聲,與此同時,中國大眾文化市場的發展,照舊是一日千里,其中的每一個變化、每一個新現象,幾乎都與瓊瑤無關。這期間韓國愛情偶像劇、臺灣漫畫改編劇、反腐劇、帝王劇……每種都紅過。此外,還有選秀節目、真人秀節目、電視講堂等在爭奪市場。圖書市場也讓人眼花繚亂;電影市場也在緩慢復蘇,國産大片年年在罵聲中收穫票房;還有網際網路。

    瓊瑤離開我們的這幾年裏,網際網路迅速普及、同步改變世界和中國。網際網路不僅在大眾文化生活中佔據了日益增長的一個份額,而且改變了大眾娛樂的方式和態度,其中最明顯的現象,便是網友以惡搞的方式來反抗“受眾”身份,消解文娛産品中作者的那份自以為是。

    《又見一簾幽夢》播出以後,常規的娛樂評論也很多,但是它能夠成為一個受關注的社會話題,原因之一便是它極具被惡搞的潛質。“十三暈”和“又見一遭噩夢”湊成為網路流行語,而且這種流行很快擴散到網路以外。而該劇引發爭論,除了惡搞、除了臺詞,更主要的是它的收視率出乎人們意料。和2005年底《無極》的情形相似,《又見一簾幽夢》在嘲諷甚至羞辱中,從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的第三名攀升至榜首,並且以3%%打破了近年電視劇在衛視播放的收視率。

    這個結果本身並不像《還珠格格》那樣具有壓倒性,但是這個結果還是讓許多人感到吃驚——原來瓊瑤仍然有市場!瓊瑤剛來時,我們的藉口是,文革才結束嘛,沒有書讀嘛,沒見過直接描寫的愛情嘛;《還珠格格》大紅的時候,我們的藉口是,大眾文化市場才開始嘛,以前沒有這樣的電視劇這樣的女主角———但是如今,《又見一簾幽夢》再掀收視高潮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湖南衛視超級無敵的全套包裝和炒作能力?是新版電視劇與時俱進的可喜變化?是惡搞和懷舊共同製造了泡沫?還是大眾口味根本沒改變?

    大眾趣味出現分化

    將惡搞當作對《又見一簾幽夢》的主要反應,是不符實際的。在某網站的一項調查中,該劇得到了多數網友的支援。或許這個世界永遠都會有瓊瑤迷,只是現在沒有從前多,以後也沒有現在多。

    2004年《瓊瑤全集》的策劃人鐘擎炬説,這樣一大套書,還是很有利潤空間的。它其實在內地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前期市場分析,他們主要打的是懷舊牌,或者説,依靠的還是瓊瑤積累下的群眾基礎:瓊瑤的小説伴隨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青少年的成長,有很深的青春記憶。

    《瓊瑤全集》在全國銷售的情況反饋了兩個重要資訊,其一,主要購買力量確實是30歲以上的女性;其二,在資訊相對不發達的二線城市,瓊瑤的書賣得比較好。這是一個證據,它證明大眾文化市場已經被細分了。大眾的趣味,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就拿《又見一簾幽夢》來説,有些人拒不理睬,有些人拿它來惡搞,有些人隨便看看,有些人真心喜愛。雖然從輿論表像上來看,更熱鬧的是嘲笑、諷刺和惡搞;但是可能在觀眾群中沉默的大多數還是喜歡看瓊瑤的。大眾的趣味還是這樣的。

    將《又見一簾幽夢》定義為瓊瑤在大陸傳播的第三波浪潮,這或許太誇張了。但是,幾乎沒有人像瓊瑤這樣,貫穿中國大眾文化市場從無到有、從萌發到細分的全過程。在這個新陳代謝過速的時代,難得有瓊瑤持續穩定,成為映射變化的鏡子、成為製作切片的平臺。該劇引發的社會反響,雖然沒有熱鬧的爭辯,但是卻有清楚的層次和讓人感到一點點寒冷的割裂,這反映了一種大眾的真實。

    瓊瑤每紅一次,就有人問為什麼?答案無非兩個指向,一是市場操作,二是大眾心理。

    作為大眾文化的創作者,要想佔有市場、保持流行,就必須更新自己對消費者的了解,不斷以適當的新方式,去開發大眾心理的潛力。

    瓊瑤經歷過幾起幾落,每一次起落都伴隨著她的一次主動轉型。從1963年發表《窗外》開始,到二廳式電影熱極臺灣;從成立影視公司,再轉型拍攝電視劇;從轉戰大陸市場,到改走喜劇路線;從重拍《一簾幽夢》,到開部落格與觀眾交流———瓊瑤以文學女青年的出身,一步一步變成了影視神話的締造者,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市場化的過程。

    瓊瑤的關鍵詞其實不是市場,而是愛情。瓊瑤是矯情的,但是她滿足了大眾的愛情幻覺。幻覺的內容是假的,但是對幻覺的需求是真的嗎?瓊瑤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嗎?愛情是我們的弱點、幻想是我們的弱點?或者愛情和幻想本來就是一回事?

    瓊阿姨,富阿姨

    文學還是商業?    

    瓊瑤和金庸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金庸僅對電視劇成品説“滿意或不滿意”,而瓊瑤出現在流水線的各個環節。她可以定演員,增刪情節,甚至要求重拍。合作者了解的慣例之一是,即便是在大陸拍攝的電視劇,也需要每天把初品寄回臺灣,由她定奪“yesorno”。她的意志是流水線上的最高意志。

    有研究者認為,“閉上眼睛,都能説出她作品裏一成不變的法則”。這個經由市場無數次檢驗的“瓊瑤法則”,是合作者尋求合作的動機所在:“瓊瑤”即金字招牌。過去近三十年,至少在大陸,瓊瑤的幾乎每一部作品(包括暢銷書和電視劇)都有市場號召力,但它們從未出現在文學史甚至正規的文學評論者的筆下。這並非是後者的失職。從另一角度看,瓊瑤不遺餘力描繪的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溫馨虛擬世界,可能只是個程式嚴密、設計精良的冷酷商業世界。

    如同瓊瑤自己説的,“我和先生經營系列文化公司已經多年,暢銷書和電視劇本身就是商品。”在多數場合,她願意承認自己是個商人,甚少在“藝術成就”上自我加冕。  

    言情商品批發商

    1963年,瓊瑤憑藉其第一部長篇小説《窗外》在臺灣一夜成名,捎帶著救活了當時一份不見起色的小雜誌《皇冠》,而《皇冠》的主人平鑫濤則成了瓊瑤的繼任丈夫,從此夫婦聯袂,出版小説、改編電影、再版小説……愛情、家庭、事業、名利接踵而至,瓊瑤阿姨的幸福就像花兒一樣競相綻放。

    有了瓊瑤這樣一位實力戰將,平鑫濤創辦的皇冠出版集團應運而生,此後瓊瑤的作品全部出自該公司。瓊瑤的生花妙筆,配合平鑫濤在發行和出版方面的豐富經驗,讓瓊瑤作品迅速躥紅市場,儼然招財的金字招牌。曾有港媒體測算瓊瑤至少從大陸賺了兩個億以上。她和丈夫平鑫濤也被戲稱為“言情商品批發商”。

    瓊瑤現象早已被一些人總結描述為一條“圍繞著瓊瑤的巨大的産業鏈”———當瓊瑤的小説一寫出來,整部商業機器便開始自動運轉,小説先在雜誌上連載,隨後出單行本、作品集,再改編成廣播劇,拍成電影、電視劇……借勢發力,相得益彰。

    事實上,除了平鑫濤創辦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旗下還有可人、怡人、仲傑三家影視公司,其中可人公司屬於瓊瑤,怡人公司和仲傑公司的總經理是瓊瑤的兒媳何王秀瓊,兒子陳中維則負責製作。家族式經營算是瓊瑤不捨的原則,因為這樣最能保證所有的作品嚴格按照其本人的創作意願來執行。而瓊瑤的“固執”和堅持是所有跟她合作過的夥伴所公認的。

    當然,從商業的角度看,瓊瑤也一直在調整自己。1970年代末,她的最後一部“三廳”(客廳、餐廳、舞廳)電影《昨夜之燈》票房失利,她由此轉向電視劇;在臺灣市場式微後,她成為最早進入內地的臺灣暢銷書作者。她早已經有個人網站。《又見一簾幽夢》開播前,她又在新浪開了博。10天不到,點擊率超過100萬。現在,點擊率已過500萬。

    認為瓊瑤的市場,是由瓊瑤文本決定的靜態市場,已經是陳舊的觀念了。至少,湖南衛視和瓊瑤的合作經驗説明,播出平臺對活動和議題的動態操作,直接影響瓊瑤市場的大小。

    《又見一簾幽夢》的宣傳,實際上從2006年4月就已經開始了。其時,湖南衛視啟動了“尋找紫菱”的選秀活動,為《又》劇海選女主角。全國6大賽區選出29名“紫菱”輪番PK,為該劇預熱。6月18日,“紫菱”出爐,兩天后到上海進劇組,又兩天后去了法國,為趕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季節。“普羅旺斯的薰衣草”,是宣傳片的又一重點,為“滿足年輕受眾視覺和浪漫無限需求”。

    湖南衛視是受眾最年輕的衛視,也是“最在意媒體、網路反應的衛視”,因其主流受眾,15歲到24歲的觀眾,同時也是網路最活躍的消費群。據説瓊瑤劇檔期、宣傳片剛播出,貼吧上便有反應。

    省級衛視的普遍經驗:電視劇引發話題的關注度,和電視劇收視率成正比。離開了話題性,收視率便打折扣。電視劇播出期間,衛視對外宣傳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之一,是在網路———特別是部落格和貼吧———上“引導話題”。讓觀眾在收看前“帶著想法或意見”,是各地衛視提高收視率的法寶之一。     

    湖南衛視———瓊瑤攻略的微觀樣本

    自1989年起,歐陽常林執掌的華夏影視、湖南經視和湖南衛視,就已經和瓊瑤合作了近300集電視劇,從“六個夢”(《婉君》、《啞妻》、《三朵花》、《雪珂》、《望夫崖》、《青青河邊草》)、“梅花三弄”(《梅花烙》、《鬼丈夫》、《水雲間》)、“兩個永恒”(《新月格格》、《煙鎖重樓》)、《還珠格格》系列到新近的《又見一簾幽夢》。除了央視的《情深深雨濛濛》,大陸瓊瑤劇皆由湖南電廣(或其子弟單位)完成。“還珠II”播出後的一次研討會,歐陽常林説,“十年磨一劍啊”:沒有和瓊瑤十多年的合作,便沒有“還珠”的成功。

    瓊瑤對那次和央視合作的例外這樣解釋,“央視追得太緊了”。《又見一簾幽夢》藝術指導、瓊瑤的兒媳婦何王秀瓊説,“一年得接到近百個合作電話。”何王秀瓊也是瓊瑤大陸事務的實際操作者。

    瓊瑤和歐陽常林的合作緣分可追溯至1988年。其時,瓊瑤回大陸省親,近鄉卻情怯,沒有回衡陽老家,記者歐陽常林武漢、北京、桂林一路追擊,終獲專訪機會。實際上,他們之間更重要的緣分,是日後歐陽常林領導的湖南經視、湖南衛視的主流受眾為年輕女性,而其正是瓊瑤言情故事的目標受眾。

    1989年,歐陽常林代表湖南電視臺和瓊瑤接洽、合作。揣度其時他們的合作心境:瓊瑤劇已在臺灣式微,瓊瑤意欲轉戰大陸電視劇市場;而湖南臺“三産辦”主任歐陽常林已先於同行預估出大陸瓊瑤劇的巨大市場潛力。

    合作初始,湖南方還非正式公司運作,大陸甚至還未有電視劇版權的正式買賣。合作模式是,瓊瑤方出資,派遣技術、設備和演員,湖南方出工作人員,工資由湖南方支付。完成後,大陸版權歸湖南臺。實際上,湖南方拿到版權後,根本不能買賣,僅能作為省級臺交流之用。而至《還珠格格III》,已是湖南方全資,瓊瑤方以品牌、劇本、演員等資産作為投資。

    為使《還珠格格III》利潤最大化,湖南衛視讓出了首播權,把它賣給不能上星的地方頻道,只保證湖南衛視是上星電視中的首播臺。為了預熱,他們推遲首播時間,先推出一、二部的精裝版,待到當年春節再播出第三部。而多次重播並沒有影響第三部首播時的收視率。

    《還珠格格III》和《大長今》給湖南衛視一個啟示:只要電視劇夠好,多次重播,一樣有高收視率。《大長今》和《還珠格格III》在湖南衛視的播出次數均已達四五次。據説還帶高了該衛視相近時段其他節目的收視率。

    為首播權,湖南各臺互抬價格,價格高至與北京、上海等省市無異。湖南廣電高層決策,給湖南衛視部分電視劇的首播權,湖南衛視也終於成為瓊瑤劇的唯一齣品方。

    《還珠格格》系列的另一啟示是,既要拍得好,又要拍得快。《還珠格格》一、二部共72集,實際拍攝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年,從籌備到發行播出的全過程也不過一年多時間。這樣的快節奏在大陸電視劇製作中從未有過。《還》劇第一部大陸版權每集賣價為39萬,第二部則每集賣價高達54.5萬。三部《還珠格格》為湖南衛視帶來鉅額利潤,同時還帶動了相關産品的開發,形成“格格”現象。

    2003年,湖南衛視提出了“獨家劇”戰略,這是《還珠格格》大賣後,湖南衛視電視劇思路的轉型,其核心理念是:自製大片,或鉅資引進大片;獨播創造效益。除了《還珠格格》系列,2005年,湖南衛視獨家引進《大長今》、《金枝欲孽》、《阿信》等,又創下收視新高。《又見一簾幽夢》的單整合本70萬左右,第一次招商3000多萬,實際上已收回成本,還要再招商,負責人的預估是,“第二次會比第一次還要好”。湖南衛視的近年目標之一,是一年做出兩三個獨播劇來。

    瓊瑤産業鏈核心

    但瓊瑤鏈條的核心,還是文本。一位知名女演員,曾稱瓊瑤為“額娘”。“額娘”也是“還珠”拍攝期間何王秀瓊對瓊瑤半開玩笑的稱謂,足見其在片場在産業鏈條中的地位。奠定“額娘”地位的當然是其商業號召力,這一産業鏈上,上百位初出茅廬的新人一躍成為紅星。

    “瓊瑤”其實是華人世界裏的“禾林小説”。“禾林小説”于1958年起步,1970年代風靡北美,是女性浪漫小説市場繁榮的典型案例。雖圖書館不屑收藏此類小説,但1976年以來,禾林公司的利潤卻增長了400%%。評論者總結“禾林法則”:他們規定了一整套的人物關係、情感和打動我們的構思。“禾林小説”從不諷刺和挖苦臆想中的浪漫,無論它多麼肉麻、不靠譜。

    據説,《還珠格格》開拍前,歐陽常林和瓊瑤有過一番長談,引據市場分析,希望後者完成“從悲感到喜感”的轉型。《又》劇開播前,有記者問瓊瑤:瓊瑤劇的浪漫和韓日劇的浪漫有何區別?瓊瑤回答,“韓劇真的抓住了浪漫嗎?其實韓劇也無非是兩種情況,要麼是用一堆眼淚來堆砌,要麼像《浪漫滿屋》那樣有個豪放的女孩,用喜劇的方式來包裝,並沒有脫離《梅花烙》和《還珠格格》兩種悲喜模式,幾乎就是套用這一公式。我希望《又見一簾幽夢》能有不一樣感覺。”事實上,《又》劇並沒有新感覺,《梅花烙》和《還珠格格》還是瓊瑤劇所有的悲喜模式。

    另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瑤女郎”是否首先必須是瓊瑤家族經紀公司的簽約演員?瓊瑤如何看待一手捧紅的“瑤女郎”們紛紛離她而去?

    瓊瑤的回答:“經紀公司是獨立的,是我媳婦的,和我沒什麼關係。我的角色是寫好劇本。比如,《還珠格格III》時選演員並沒有把媳婦的經紀公司放在第一位,劉濤、秦嵐等都不是公司的人。劉濤是拍完戲後覺得不錯,才和公司簽約的。我願意用合約限制演員,但可能她們並不把合約當一回事。我只有揮揮衣袖,成全了她們。只有一種情況我會傷心,就是我和她簽了數部,第一部捧紅了,她就馬上飛走了。這種情況不是少數。林青霞是最適合我劇本的女主人公。”

    連結:瓊瑤下的“蛋”

    瓊一代

    歸亞蕾:瓊瑤第一代影星代表人物。1965年,歸亞蕾出演王引導演的《煙雨濛濛》,獲第四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由此踏上星光大道。

    瓊二代

    林青霞:1976年簽約瓊瑤的巨星公司後,林青霞就成了“瓊瑤專業戶”,主要出演的瓊瑤電影有《窗外》、《月朦朧,鳥朦朧》、《我是一片雲》等。她縱橫電影界20年。40歲時嫁給香港商人邢李火原,從此淡出影壇。

    秦漢:史上最正宗的瓊瑤幫“純愛”男主角,與秦祥林、林青霞、林鳳嬌一起開創了“二秦二林”的文藝片時代。1990年的《滾滾紅塵》後逐步淡出影壇,近年來參與了一些內地電視劇的演出。

    瓊三代

    劉雪華:從1984年開始,劉雪華連續5年出演瓊瑤電視劇,她是瓊瑤1980年代的靈魂人物,開創了瓊瑤劇的一個悲情大眼妹時代。如今,48歲的劉雪華和著名編劇鄧育昆生活在一起。

    1980年代瓊瑤劇紅極一時,內地的金銘、陳紅、蔣勤勤、李蕓也開始出現了。

    瓊四代

    陳德容:1990年代瓊瑤劇的當家花旦,代表作有《梅花三弄》《一簾幽夢》。現在,陳德容似乎專心做小女人,今年還出了一本書,講述她的美肌王道。

    馬景濤:代表作有《水雲間》,《梅花烙》等。瓊瑤劇的男主角都受劇中命運影響,馬景濤被公認“中毒”最深。

    瓊五代

    趙薇:1997年趙薇出演《還珠格格》,一時紅遍兩岸三地,成了瓊瑤捧星史的又一個傳奇。

    瓊六代

    秦嵐:《又見一簾幽夢》中的綠萍,深得瓊奶奶喜歡。這新新一代還有黃奕,馬伊俐…… (均摘自《南方人物週刊》2007年第21期馬青 尼克等文)

編輯:江洪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