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死抱老黃歷 ECFA繼續是焦點(12/14—12/20)

時間:2009-12-24 08:32   來源:台灣網

  將於本週進行的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無疑是上周島內輿論的主要話題,尤其是民進黨的態度以及他們先於會談登場的抗議活動;有臺媒指出:我們誠摯呼籲蔡英文主席,要和平、理性、守法,同時也希望蔡主席尊重臺灣主流民意與兩岸協商,讓海基、海協兩會第四次協商順利完成。

  民進黨死抱老黃歷專打反對牌

  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前夕,島內對此的關注逐漸升溫,與此相對應的,是民進黨也在不斷升溫的抗議,甚至有綠營人士聲稱要號召民眾“活捉陳雲林”。臺灣《中華日報》20日社論指出,第四次兩會會談令人側目的新聞,或可斷言,不會是雙方會談的內容,而是民進黨的抗議、抗議所造成的騷亂以及因此付出的社會成本。兩會會談之於民進黨的主要“功能”,竟成為獲取政治利益的舞臺,因果顛倒,不顧曲直,殊令人遺憾。

  臺灣《聯合晚報》17日社論指出,其實,此時民進黨應思考,如何以中間路線爭取群眾支援。動員群眾騷擾包圍只是眾多方式中的一種,不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也不符合民進黨的政治利益,蔡英文難道不能有更高的智慧,用更負責任的態度,創造讓兩會領導人會談的議題可以理性溝通的機會?何必非發動群眾不可?

  ECFA繼續是政治焦點

  隨著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的到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繼續是政治焦點,馬英九11日表示希望能與民進黨公開討論ECFA,不排除親上火線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島內輿論認為,國民黨終於走了對的一步,別再給民進黨指鹿為馬的機會了!

  民進黨方面則對此響應不怕辯論,卻又聲稱“ECFA是圓是扁都不知道,從何辯論起”?臺灣《中華日報》15日社論指出,蔡英文這種接招方式令人啼笑皆非,我們支援朝野公開辯論,但我們盼望在野黨以理性的態度,務實看待ECFA,而不要當成政治議題操弄;唯有如此,ECFA的辯論才有意義。

  《聯合報》20日社論指出,蔡英文説不知ECFA是圓是扁。真相卻是,民進黨不容臺灣民眾知道ECFA是圓是扁,其實,他們又何嘗希望民眾知道兩會會談是圓是扁。此次兩會會談的四大議題,以及過去三次會談已經簽訂的九項協議,民進黨自始未對其中任何一項協議提出反對意見,卻表現出不論是圓是扁,總之皆是一徑反對。這種手法,用來作一個反對黨撕裂社會可能綽綽有餘,但若要用這三招兩式重返執政、主導兩岸互動,恐怕就要“禍國殃民”。

  反對簽署ECFA,是民進黨發動大規模抵制第四次兩會會談的理由之一,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0日對此指出,兩岸當局為了不刺激民進黨,而對ECFA採取低調,這完全可以理解,也都是基於善意,但是,卻未能彰顯理直氣壯。既然ECFA是臺灣或者兩岸該走的路,其實可以擇善固執。兩岸當局尤其是臺灣方面,應該不畏歪曲、無懼恫嚇,勇於捍衛既定決策,才是正道。民進黨:你們要阻絕臺灣的生路嗎?給臺灣人民一條活路吧!

  臺灣選出2009年的代表字

  上周,臺灣選出2009年的代表字,“盼”字拔得頭籌。《聯合報》17日社論指出,從去年的代表字“亂”,走到今年的“盼”,反映臺灣民眾心境上的轉折,也顯示人們對新局的期待之殷切。

  社論説,臺灣社會情勢低迷,在候選名單上的30個字超過三分之二都是負面感受的字眼,如罵、混、驚、苦、悶、慘等;以當前島內的政治氣氛而言,這個“盼”字的出線,其實讓人有點意外,顯示人們在歷經多年的不安與煎熬後,心情上似已更加沉澱,因而能用比較平靜的態度看待這一年:不能説滿意,但懷抱期待。(趙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