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拋“朋友論” 意在發展第三勢力?

時間:2009-06-30 09:17   來源:台灣網

  一向不甘寂寞的“前總統”李登輝日前表示,不反對臺灣與大陸“深化交流”,但臺灣應“分清彼此”與大陸打交道;臺灣領導人應背負的最大責任和任務等等。這番論調,究竟意涵何在?值得深入研究。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9日發表社評文章表示,李登輝日前參加群策會募款餐會,提及中臺關係,是近年來著墨最多的一次。細察其內容,倒也並非一無可取,例如他強調,臺灣要建立自我成長的“臺灣模式”,才是善用所謂的中國機會,而能兼顧不受大陸動向擺弄的最佳策略;又如他認為,大陸對臺灣動用武力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此態勢並無保證可以長期維持,臺灣最低限度上應擁有讓中共打消進犯念頭的軍事能力;又如大陸逐漸崛起,臺灣沒有必要故意傳達有關大陸的負面形象。

  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又批評馬當局的開放政策,認為“九二共識”是假造的,是欺騙臺灣人民;而且目前大陸對臺灣的優惠政策,是“出自政治企圖的一種有癮頭的補助款”,若臺灣把它當成依靠,下場將是臺灣體質逐漸弱化,經濟競爭力長期喪失,所以“分清彼此”與大陸打交道,才是實際的,這種論調顯然是綠營的一貫説法。

  社評分析,李登輝為什麼要這麼做?簡而言之,就是要建立“第三勢力”,希望以關鍵少數主導臺灣未來走向,這是李登輝卸任之後就一直努力的目標,手段則是裂解國民黨,拉攏民進黨,強化臺灣“本土路線”。當年他是把國民黨“本土力量”拉出來,不斷爭取王金平,還曾企圖把蕭萬長拱出來當臺聯主席;現在則是拉攏宋楚瑜,希望借仍對政治有企圖心的宋楚瑜,影響親民黨,日前他釋放宋是當年國民黨內最有能力的幹才,其實就是在形塑當前亂局“非宋不可”的氛圍;另一方面,李登輝對於民進黨,一向是拉一派打一派,民進黨執政八年,他挺謝抗扁壓蘇,如今則是扶蔡聯謝批扁,在他的主導下,臺聯全力協助民進黨弱勢黨主席蔡英文穩住陣腳;近來綠營大型活動,臺聯都扮演重要角色,一面突顯臺灣“主權”,一面批扁貪腐,希望吸引民進黨內不滿扁貪腐的勢力。

  至於對大陸方面,李登輝説“朋友關係”,而不再提“兩國論”,不能不説是進步。簡而言之,他既要利用大陸,又要與大陸分清彼此;他不反對臺灣與大陸深化交流,但不贊成國共交流;而且“和中”的同時,也要與美國、日本及歐洲“更親”,並以“國”的身分繼續保有超然的地位;他一方面強調自己不是“臺獨”,也沒有主張過“臺獨”,可是他又主張臺灣與大陸的關係“應該是你是你,我是我”;他一方面説“三通、四通、五通都不要緊”,另一方面又強烈反對ECFA。如此論調,看似自相矛盾,卻能滿足不同立場陣營。

  總之,李登輝的論調基本上對國民黨有傷害,對民進黨則是短空長多,“第三勢力”即使形成,未來2012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也是對民進黨有利,不過,李登輝真能發揮多大的影響力?恐怕還有待時間驗證,但由過去的經驗看來,顯然不太樂觀。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