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黃粱美夢該醒了

時間:2009-04-30 09:02   來源:台灣網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互換協議文本。26日下午3時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南京紫金山莊正式簽署《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台灣網 鐘寶華 攝)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4月26日在南京舉行的會談,取得的了豐碩的成果,島內各界表示歡迎和肯定。其中最受外界矚目的,無疑是兩岸定期航班的開通。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説,定期航班就像一條紐帶,將臺灣與大陸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也將兩岸快速改善的關係推上了新的臺階。

  文章説,在經歷了三次“陳江會”後,人們可以很輕易的發現,兩岸關係已經發生質的變化。兩岸從此由合作代替對抗、交流代替封閉、經濟代替政治、互信代替猜疑……這其中透露出了臺灣政壇的變化、兩岸關係的變化,更是臺灣的民心所向。

 

  回頭看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兩岸關係,確實有不堪回首的悲涼。臺灣無數稀有的資源,無數才智人士的心血,投入那不可能有回報的虛擬的“臺獨”目標中,結果“臺獨分子”就像堂吉訶德鬥風車一樣,活在虛無的幻想中,永遠沒有成功的一天。

 

  在當下的臺灣,主張“臺獨”的民進黨不高興,不是一般的不高興,而是有點抓狂的不高興。民進黨全盤否定兩岸人民全面交流,更全盤否定春暖花開的兩岸關係,因為民進黨見不得兩岸和平、穩定與發展。民進黨似乎更期待兩岸關係陷入持續的對抗與衝突中。唯有對抗與衝突,民進黨才能在混亂中挑撥兩岸人民的敵對情緒,並從中謀取其所謂的的利益。

 

  文章分析説,在民進黨眼中,兩岸關係只有政治沒有其他。對民進黨來説,臺灣人民的肚皮是否可以填飽並不重要,“臺獨基本教義”的意識形態才最重要。所以,馬英九一切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有利臺灣人民的做法都是“親中賣臺”。而民進黨信口雌黃否定馬英九的唯一理由竟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臺獨基本教義”派的傳統用語:“臺灣主權流失”。不過,這只是表像的用語,這句話深層的本質應該是:“臺灣國主權流失”;更精確的説,應該是“虛擬的‘臺灣國’主權流失”。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臺當局開放大陸游客赴臺、歡迎大陸企業投資臺灣、開通兩岸直航等等,這些有利於臺灣的順應民心之舉到了民進黨眼中,都成了“臺灣主權流失”的賣臺行為。

  當然另一層原因,其實也再簡單不過了,兩岸關係的改善、兩岸交流的拓展、兩岸的共存共榮,將更形壓縮民進黨在臺灣社會操弄“臺獨”的空間,讓民進黨離“臺獨建國”的夢幻更遠更遠,因此造成了臺獨分子打自心底不由自主的驚慌、失措,恐懼、挫折與無奈。

  文章最後強調,“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兩岸熱烈的交流聲中,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期盼聲中,“臺獨分子”進退失據。“臺獨分子”當今的困境正是他們所信奉的“虛擬‘臺灣國’”的幻象造成的,這真的怪不得別人。

瀏覽兩岸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中心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