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批小學課本艱深 無助下一代中文程度

時間:2009-03-11 08:30   來源:台灣網

  最近,臺灣“立委”考官員小學課本的內容,結果官員個個被考倒。答題甚至不如小朋友,對此臺灣媒體分析原因説,今天的小學教育,相當重視生活教育、常識教育、和鄉土教育。但是今天的大人,在當小學生的時候,學的可不是這些東西,又怎麼期待他們能答好這些問題。 “立法委員”也不必笑官員,他們自己來考的話,恐怕結局更慘。

  臺媒《中國時報》昨日發表短評説,要不是學者李家同教授提出臺灣某小學的中文科考題太難,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小學課本有些內容已經高深到連大學教授都看不懂了。 

  段評説,中文的修辭學,過去是要大學中文系才需要學習,統計一下臺灣二千多萬人口,有多少人學過這些艱澀的修辭名稱與分類?可是這麼多年,大家照樣看書寫文章,一點也不受影響,就像不懂樂理無礙聽歌K歌之樂一樣。 

  中小學的課程宗旨應該是培養民眾的基礎學識,像中文修辭學這種專業知識,如果連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看不懂,就意味著它不但冷僻,距離一般人的生活也很遠,你一輩子不認識它也可以過得很好。要小學生學習這樣的素材,不只難度太高,教學上的意義也有限,將來應用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無論就困難度、教學資源或學習時間而言,都形成了不必要的超載。 

  語文這種學科,除了基本功之外,還應該養成欣賞與創作的能力。如果學習過程中苦不堪言,恐怕只會從此壞了胃口。就像硬生生把英文文法塞到腦子裏,不見得能夠寫出好的英文文章,過於艱深的語文科內容,也無助於下一代的中文程度。 

  何況,現在的孩子習慣以影像閱讀,對文字的消化與欣賞能力比較差。當初納入這些修辭素材,也許是鋻於中文程度一代不如一代,但如果把教學搞得像惡夢,可能只會揠苗助長。

更多精彩評論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