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昔日高中校長典範多 冀薪火相傳

時間:2007-09-30 08:25   來源:台灣網

  曾經有頗長一段時間,而臺灣高中校長的任期並不像現在這樣,有固定的任期制。因此,曾經在那樣的年代裏,新竹中學的校長辛志平,一幹三十年,北一女校長江學珠一任做了二十二年。其實像這樣的例子,在各地不少具傳統的高中名校,絕非鳳毛麟角。

  馬英九在新竹參訪竹中老校長辛志平故居時,感嘆典型在夙昔,希望國民黨執政的新竹市長林政則,能讓辛志平入祀孔廟,這才又讓人緬懷起許多默默在基層教育中奉獻一生的典範人物。相較于許多功成名就者,多半會凸顯他們所受的大學教育或留學歐美的名校,高中階段則顯得被忽視。

  臺灣《聯合晚報》昨天發表社論説,就像竹中培養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常常會回憶求學階段新竹中學對他的啟蒙一樣,許多人是在高中時期,或者由於好的老師的啟迪,或者由於該校校風的自由開放,而使得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人生、對前景的好奇與試探,這就讓他們未來的生命,比一般孩子要多出一些新的可能性,甚至套句現在流行的話,他們會因為遇到好的高中校長、老師,而有了“贏在起跑點上”的機遇。

  文章還説,這些各地名校高中的老校長,多半有著相近的背景,就是一待十幾二十年,他們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一輩子的志業就是到此為止,既“不求聞達于諸侯”,也不想去撈個啥子“部長、局長”之類的學官;他們很接近孔子講的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在他們眼中,學生無分族群、省籍,校長老師亦非高高在上。他們泰半不會只重視升學率,而是在升學壓力很重、升學管道很窄的年代裏,儘量去維持校園內四育並重的可行性,像常被稱道的辛志平,便讓新竹中學至今仍維持五千公尺長跑、游泳課要過關、音樂教育並重的傳統。這些早年高中教育家能堅持的信念,現在既然講究教改了,何以反倒做不到了呢!

  可見事在人為,讓有良知、有理念的校長放手去幹,絕對是最關鍵的一環。現在的高中校長是否有類似,值得後人一再稱羨的作為?我們相信一定有。但是現行制度與框架,是否肯給他們空間?校長們是否又敢拿夙昔典範,鼓舞自己呢?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