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島:海的遠處 顛覆記憶的色彩

時間:2008-11-20 08:41   來源:搜狐旅遊

 

  “在海的遠處,水是那麼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的花瓣,同時又是那麼清,像最明亮的玻璃。”
  “那裏生長著最奇異的樹木和植物……所有的大魚、小魚在這些枝子中間游來游去,就像天空的飛鳥。”——這是安徒生童話——也是對西沙群島最準確的描寫。

  顛覆記憶的顏色

  清晨,我們從瓊海碼頭緩緩駛出,向著西沙群島駛去。

  船越走越遠,海水由出發時的黃色慢慢變成了黃綠色,又從黃綠色漸漸地變成了翠綠色直到蔚藍色。海浪也開始使出全身力氣向我們一波一波地衝過來,近百噸的漁船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搖得卻像一片飄零的樹葉。隊員們早已經失去了陸地上的英勇,不是吐得淅瀝嘩啦,就是東倒西歪地趴在甲板上。

  整整24個小時之後,我們這一群已經被折磨得慘不忍睹的人們終於在鴨公島登陸了。剛剛邁出船艙,我們的視覺神經立即被眼前的美景擊中!大海在記憶中調了個個兒,全然不是記憶中的顏色,水面泛著一種在夢裏都看不到的色彩,我們好像停泊在一塊晶瑩剔透的藍寶石上,隨著海風在美好的晃動。

  鴨公島是一個只有0.01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常年居住的四十幾位漁民看見我們這些陌生人,都放下了手裏活計,仔細打量起來。一個年齡稍大的人操著濃重的海南口音説:“你們是這島上的第一批遊客。”這讓我們感到榮幸之至。

  漁民們在島上搭建的小屋一個連著一個,大塊大塊的珊瑚和十幾斤重的貝殼壓在屋頂上——據説這是為了防止颱風把屋頂刮跑。漁民的房前屋後還晾曬了各種魚幹、海參、螺肉……一條迎風搖擺的五六斤重的章魚幹吸引了我,本來打算把它買下來,主人卻一把把魚摘下:“喜歡就拿去吃吧!”然後又隨手拿起兩個漂亮的貝殼遞到我的手上,“這個也送給你。”什麼?送魚還搭貝殼,這是什麼邏輯呀?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