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首頁-視頻-視頻新聞-涉臺新聞

邵懿文:臺灣數位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

2009-07-09 14:02     來源:台灣網     編輯:鄭紫豪

 

  台灣網7月8日消息 2009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7日在北京開幕,知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懿文發表了題為《臺灣數位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我這次在大陸的演講經驗並不多,在臺灣要看到這麼盛大的場面經常是臺灣的“金手指”頒獎典禮。 今天我也非常興奮,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在臺灣的經驗,我大部分在臺北工作,接下來有一些用字用詞不精準的話請大家多多包涵。
  我跟大家分享在臺灣已經做到了什麼,可以給我們看兩個數字。
  第一個數字,早上詹先生提了一次,劉總剛剛也提了一次,這是代表了臺灣網路上網普及率10年前和今天,今天早晨談的是官方的數字。可以看到這十年網路的普及率發展非常快,臺灣的發展變化很快是因為網友普及率的增加變得很快。
  第二個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轉變,從7到85,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到2008年使用寬頻上網的普及率,這不包含現在臺灣大量的應用移動和光纖。
  第三個是從7%到80%,這代表了即時通訊使用的人口數。我在家裏跟老公各用一台電腦,從臥室到餐廳我們用MSN溝通。網際網路在辦公室、學校、圖書館,家裏有很多人使用的狀況。640萬是臺灣將近60%的人口,這樣的普及率非常高。這樣新的科技的媒介改變了我們過去通訊跟溝通的習慣。
  第四個數字不是百分比,如果用百分比來看是將近68倍的成長。
  這個數字代表了臺灣網路廣告量從1998年一直到現在成長的速度,2009年網路廣告量預計佔今年整體廣告量的7%,7%看起來相當的少。如果以網路的一些客戶來看,很多不管是諾基亞等等,他們的用戶比較年輕或者是容易在網路上,他們的廣告量的比例都已經接近了三成或者是更高。
  最後一個數字是36%,是臺灣今年的廣告量的投放會有36%的廣告量是在搜尋引擎行銷。這是臺灣網路廣告是慢慢競爭激烈的一塊,現在臺灣在做搜索行銷的廠商都在進入的一塊市場。不管我們講網民,上網不管是從哪開始搜尋對他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怎麼樣通過搜尋行銷來協助我們,不管是品牌角度來講,或者是産品角度來講都是今年乃至未來大家都在期待的新的市場。
  剛才很快地看了一下在臺灣短短幾年的變化,我覺得這邊我想傳遞的很重要的資訊是看到這些數字,它的增加率這麼大、變化這麼大,只有一個重要的意義,看到這些變化是告訴我們,我們每天在碰到這些媒體和媒介已經改變了,這種改變對於我們自己本身是一個消費者而言,我相信我們的行為也改變了。我們再看看這些媒體,跟我們過去在使用媒體已經不一樣了。我覺得不只是發生在年輕人一代,在我們這代,甚至我相信現在年長的一些族群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我媽媽已經70歲了,她每天最大的娛樂是線上上打遊戲,很難想像一個70歲的女人在家無聊,就是因為一個女兒在網路方面做事給了她一台電腦,她在家慢慢學,在網路上娛樂。現在在臺灣類似于這樣的網站也越來越多成立,網路也不只是年輕人的天下。在這三四年當中從30歲到40歲的上網的比例普及率超過了50%。我們從網路行銷來講,現在在臺灣已經變成了第二大媒體,這裡的發展我相信全世界都差不多。
  所以我相信在數位科技方面,一旦科技改變,就會驅動很多媒介的改變,過去我們看了很多大眾媒體,現在有了明顯的轉變。第二,過去是廣告主來談很多的資訊,通過打包的方式,可以談到自己的利益直接告訴消費者。現在這樣的時代改變了,是消費者來做Control。在臺灣這個案子也被我們討論了很久,這是很明顯的消費者來做Control的案例。第三,過去我們談Control,這會協助消費者做一些行銷。現在在網路上看到了非常多廣告主在應用新的媒體的方式。接下來是看到的一些案例,今年我想陸續會發生改變,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裡分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讓大家看科技怎麼樣讓人跟媒介的互動,有什麼新的關係。這是一個擴幀實境的技術,臺灣也慢慢用開來的技術,現在在上海店開幕的過程中,讓消費者通過技術能夠跟客戶進行形象的代言人做更多的在網上互動的體驗,讓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好感度增加,也增加了在網路上的黏性。從電腦裏面印下一張圖紙。大家可以看到,通過這個看起來只是一張很普通的紙,但是紙裏的圖像可以做一些3D的技術,從畫面中看到很多3D的表現,把客戶對於他的小將跟在上海開幕的店傳達一些資訊,通過這樣的想法跟消費者互動。在上面你也可以設不同的地點,在臺北是高雄或者是上海等等,當消費者選擇自己便捷的地點之後還可以拍下來幫自己留戀,這也可以留在網路上。所以消費者自己創作內容,豐富網站的內容,幫助客戶的品牌做一些加分。這是最近的例子。這是一個我們通過擴幀實境的技術,接下來是網路活動的案例。
  這個案例是英國的麥當勞,怎麼樣讓消費者從錢包當中掏出錢之前一定要讓他覺得很開心,他願意把他的錢投資在你的品牌,才能有親近的品牌去消費,我個人挺喜歡這個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某個廣場大家在做奇怪的姿勢,大家在幹什麼呢?
大家可以看到街上玩得多開心,在街上通過技術和創辦的互動,就創造了非常多的照片。這些照片被放到了網路上面,這是我們幫助麥當勞做的非常成功的社區的行銷。這是目前我們看到在臺灣今年也即將會發生通過數位和戶外看板做的結合。

 

相關新聞:邵懿文:臺灣數位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二)

分享到:

推薦視頻

更多臺灣新聞

更多新聞發佈會

更多涉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