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首頁-視頻-推薦視頻

梁錦琳:成熟的電子商務市場與支付工具(一)

2009-07-08 18:17     來源:台灣網     編輯:羅旭婷

 

臺灣鼎鼎聯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 梁錦琳

 

 

  台灣網7月8日北京消息 2009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7日下午在北京舉行“兩岸網際網路發展”分論壇,臺灣鼎鼎聯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梁錦琳發表演講,題目是《成熟的電子商務市場與支付工具》,全文如下: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真的很高興來這個地方跟大家分享臺灣電子商務的情況。十幾年前,電子商務市場剛進來,很多人説電子商務跟實體有對抗性。現在很多百貨零售體系覺得這個戰爭大家不是站在對抗兩面,而是可以聯合的。

  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我覺得電子商務市場其實感覺上是成熟的。我們在看這些市場的時候,不從技術的角度看,我們看的是消費者怎麼使用這個網際網路,其實一個成熟市場的判斷標準除了市場機制、物流、資金、資訊等之外,顧客使用這個環境是否便利,是構成這個成熟的市場的重要因素。

  無店舖銷售或者網站購物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支付工具因為這些不同的使用地方,會有不同,這個地方我們稍微説一下。

  臺灣的電子商務市場從1999年開始,前10年成長是非常快速的,在2000年經歷了泡沫化,現在已經回歸,每年還有30%的成長,我們説自己的成長本身是一個很有趣現象,很漂亮的數字。我們看2005年的一個數字:整個電子商務銷售金額佔整體的零售體系消費金額比例多少,2005年是1.5%,2009年提高到4.9%或5%,表示消費者買東西,有5%會在網上購買,比較成熟的市場大概在8%到9%,大部分會在實體渠道跟網際網路並存。

  我們大概把消費者分類:高所得和低所得,大部分年齡層在27到30歲。網上購物不需要等待,下單可以快速結帳,虛擬購物的時候跟實體是沒有區別的。

  因為網際網路産業比較吸引年輕族群和高學歷的人,我們看到這跟新一代年輕人對網際網路敏感度和熟悉度是有絕對關聯性的東西。所以我們會持續看好網際網路的成長。

  另外大家會問,網友在上面做什麼?我們聽到很多的概念,網際網路有很大發展空間。其實過去可能有人講網際網路是取代一種溝通的方式,過去所謂傳統報紙變成電子報紙,傳統書籍開始有電子書。我們看到在這個上面分不同族群。其實網路本身是一個消費者跟他人互動取得資訊的渠道。過去寫信,現在開始用電子郵件,MSN可以把訊息快速傳遞,另外可以在上面買東西,傳統市場場9點10點商場打烊後,很多客人開始上網買東西。我們在自己網站上面常常看到最高峰期在差不多10點到12點,下午4點到6點。我們發現很多人尤其是家庭主婦和職業婦女,大部分在辦公室買東西,第二天就收到了,這樣就節省了很多時間。剛開始大家把自己想要的東西跟朋友分享,昨天吃了什麼美食,看了什麼電影,旅遊看了什麼東西。漸漸就開始有人專門在網站上面收集股票的訊息,比如説現在目前臺灣有什麼東西是最熱門的,很多訊息可以不斷的傳遞。

  網友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的活動是把現實中的活動搬到網路上面了。去買東西,去聯絡你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這是我們看到的網友一些活動。另外網路購物的朋友們,除了在網路之外,平常還是要去賣場買東西,如傳統市場、百貨公司、量販店。在臺灣便利商店還是網友過去一年的首選,97%的人每一年都至少去過一次便利商店。接近95%也會到量販店。超市在90%,3C賣場在83%,網路購物去年第一次超越百貨,成為消費者購物渠道裏面的第五、第六名。它代表的意思是網購已經成為在臺灣市場消費的渠道,已經在消費者生活行為變成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想買東西就想到網路上找找,網上商店已經變成消費者每天都要去的地方。

  便利商店一般的消費者大概兩三天去一次,百貨公司大概一個月到三個月去一次,量販店一週兩周去一次。網路購物已經變成第五大的銷售通路,我曾看到資訊説網路購物的消費者去的頻率遠遠超過一般實體,每天去購物網站一次的有10%。而百貨和3C賣場每年去一次的人約有1.5%,每週去一次的只有6%,大部分人是三個月去一次。在網路上面因為非常方便,電腦打開,很快速可以查詢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服裝,保養品。所以消費者頻繁去看商品訊息的事情是越來越頻繁。這表示消費者行為不止是實際行動到店裏面,準備要去買的過程當中,也把這個網路當做一個非常重要的圈子。這使我們覺得臺灣的網路市場是越來越成熟的。

  購買形式十年多來有很多方式:比如在網站上面直接購買,去大型綜合性網站,拍賣網站,還有所謂團購網站,這是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過去年輕族群學生在網站比較常用的是拍賣,C2C,我有個二手商品要賣掉,有人出價,看了商品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可是越來越多人在網上直接買,這個表示所謂的B2C,是商家跟顧客之間信賴度已經通過不斷經營,已經讓消費者覺得物流不再是問題。24小時到貨,在上面付款不用擔心,不需要看到商品,我可以直接在網上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直接買了。B2C目前已經超過C2C的交易行為,網路購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商業購物的模式,不再是人與人之間彼此的相互交換。

  另外我們也看到在十年前,網路購物賣的比較好的是書、軟體、CD、DVD等等,到2009年,消費者買的開始擴大品項。食品、美容保養品都可以在網路上面買。我剛開始的時候問我的同事,你怎麼在上面買鞋子,褲子,你不怕號碼不對嗎?他説你只要買一次就知道。現在有一些消費者會在網站上面一次買7、8個商品,在家裏試了以後留下要的,其他的不要就退了。所以説這比在百貨公司還要方便,在網路上面什麼東西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賣。跟消費者在實體購買是一樣,消費者認為只是一個不同消費渠道,這個事情對一個成熟市場是重要的,消費者可以接受我在這個上面買東西,進行的任何交易是非常方便、安全的,不需要擔心的,速度是快的。這些東西是我們經過十年下來,整個網際網路購物、電子商務就變成一個很成熟的市場。

 

相關新聞梁錦琳:成熟的電子商務市場與支付工具(二)

分享到:

推薦視頻

更多臺灣新聞

更多新聞發佈會

更多涉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