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會繪就“文化強國”藍圖

時間:2011-10-20 14:02   來源:台灣網

  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號召,全黨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滿懷信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義文化強國而努力奮鬥。

  《決定》中提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改革開放。這“五個堅持”提的特別響亮,不僅回答了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什麼路、朝什麼目標邁進等這些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也進一步告誡人民公眾,只有堅持文化強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我們注意到,全會研究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認為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六中全會繪就的“文化強國”藍圖,站在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形勢的基礎上,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提出了新形勢下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重要方針、目標任務、政策舉措,繪就了新形勢下“文化強國”的最新藍圖。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文化上的高度自覺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是推進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實際上這個綱領性文件事實上發出了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動員令。

  這次會議不僅體現了黨對文化價值的認識提高到新的高度,吹響了中華民族復興的號角。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峰,明確提出建設 “文化強國”發展戰略,其目的就是通過提升軟實力進一步增強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繁榮發展中華文化,進一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鍵在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文化人才。建設文化強國,需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創新文化人才培養體制機制,讓文化人才創新創造熱情充分涌流,為實現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建設“文化強國”,就要提高國民素質。只有國民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國民文化修養有了大幅的提高,民強則國強,民興則國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會指日可待。因而説這是時代的需要,文化強國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更是繁榮民眾生活的需要。

  一個沒有積極的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沒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沒有精神的民族是可恥的。只有國民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國民文化修養有了大幅的提高,民強則國強,民興則國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只有牢牢把握世界發展的這一趨勢,把文化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切實走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我們黨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