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向海峽旅遊之都邁進漸成規模

時間:2011-10-18 10:38   來源:台灣網

  最近幾年,兩岸經貿交流突飛猛進,而和臺灣的一峽之隔的福建,更成為兩岸經貿交流的聖地、福地。作為福建省的省會福州,更以獨具天時地利人和之便捷,走在了大陸各省市之前列。今天的福州正在向海峽旅遊之都強勢邁進,已經漸成規模。

  一、規劃力度大。按照福州政府規劃,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與大陸一流旅遊城市相匹配的“一城兩翼十區”旅遊新格局。

  “一城”是指福州城市旅遊區及城市近郊的旅遊區,定位為城市文化旅遊板塊。在城市文化板塊中,可分為以三坊七巷、烏山、于山、西湖、屏山為核心的閩都文化旅遊區,以東部新城南臺島為載體的南臺島商務會展旅遊區,以羅星塔公園和馬尾船政為核心的船政文化旅遊區,以溫泉公園和金雞山公園為核心的都市溫泉旅遊區,以鼓山和涌泉寺為核心的鼓山宗教文化旅遊區。

  “兩翼”指西部山地生態旅遊板塊和東部濱海休閒度假板塊,走特色化發展路子。西部山地生態旅遊板塊包括閩清、永泰以及晉安、閩侯、福清的部分地區。東部濱海休閒度假板塊位於福寧高速、福泉高速以東的濱海地帶,包括長樂、瑯岐島以及羅源、福清、連江的部分地區,主要打造以瑯岐島、粗蘆島、川石島、長樂濱河口地帶及連江濱河口地帶為載體的閩江口商務會議旅遊區,以海峽兩岸島嶼民俗風情為主題形象,以黃岐半島與馬祖列島為載體,以黃岐港與馬祖列島自由通航為突破口的黃岐(環馬祖澳)國際旅遊區。

  “一城兩翼”共串聯10個重要旅遊區,其中福州城及其近郊集中了5個,東翼2個,西翼3個。

  二、發展有潛力。“福州大都市區構建將形成對接臺灣發展高地”。這是在福州市第十次黨代會上福州新任市委書記楊岳説的,楊岳説,未來5年,福州還將積極推動福州-寧德-南平-鷹潭-上饒發展軸聯動發展,形成對接臺灣、輻射浙南贛東北和更廣大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高地。福州大都市區構建,將助推榕臺産業深度對接。楊岳説,福州將積極推動福州臺商投資區擴區,加快建設臺灣農業創業園和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園,在福州打造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大陸對台貿易中心。實踐證明,作為海峽西岸的福州,有著得天獨厚之優勢,在今年前三季度福州機場運送兩岸直航人數增逾五成,來自福州機場邊檢站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前三季度該機場運送兩岸直航旅客人數和航班量為48683人次和2272架次,分別同比增長51.2%和127.9%。“十一”黃金週期間,福州機場兩岸直航旅客人數達到5476人次,較之去年同期增長了41.5%。榕臺直航客流量屢創新高得益於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發展,尤其是辛亥革命百年更是吸引了不少兩岸遊客往返兩岸。為了應對井噴式的客流增長,該邊檢站通過科學調整勤務、建設智慧通關係統等方式為出入境旅客提供了優質、快捷的通關環境。

  三、數據特鮮明。統計數據顯示,過去的5年間,福州市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實際利用外資達45.8億美元,新引進34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榕投資或設立辦事處,外貿出口出現翻番。在此大勢下,榕臺交流合作不斷取得突破,如率先實施中央惠臺政策,率先開通兩岸海上直航,率先推動兩岸雙向投資等。目前,福(州)莆(田)寧(德)等相鄰福建地級市的融合發展已現端倪,福建省政府日前正式批復《福州寧德港口管理體制一體化實施方案》,將福州港、寧德港整合成新的福州港,新福州港整合了福州市、寧德市、平潭綜合實驗區轄區內的所有港區。此外,福建正在建設廈漳泉大都市區、福州大都市區兩大城市群,與福州相鄰的莆田、寧德産業與城市的呼應亦成趨勢。福莆寧融合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發展軸的聯動,均為臺灣産業在此的深度對接準備下更為豐厚的投資與市場價值。在“十二五”期間,福州將圍繞“溫泉之都?有福之州”的旅遊形象定位,整合山海人文旅遊資源,著力發展文化、溫泉、濱江、濱海等優勢旅遊産品和遊艇、商務等新興旅遊産品,抓好重點旅遊項目建設,把旅遊業培育成為福州的支柱産業,使福州成為旅客嚮往的中國溫泉之都、海峽旅遊之都、幸福宜居之都,自然文化旅遊中心城市和知名旅遊目的地。 (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