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臺灣上學你準備好了嗎?

時間:2011-04-02 15:0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網路評論特刊深度幕後

本期策劃製作:趙靜                                                    查看往期<<

導  讀

  隨著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化,不少大陸學子把赴寶島臺灣求學作為重要選擇意向之一。為幫助這些同學進行慎重選擇並順利就學,《人民日報海外版》特就一些赴臺求學的注意事項及有關情況加以介紹,本網現摘錄如下:

 

  去年8月19日,臺灣立法機構通過了開放大陸學生到臺灣大專院校學習的“陸生三法”(即《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和《專科學校法》等三個法律修正案)。“陸生三法”的通過,意味著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已進入操作性階段,臺灣方面已承認不包括醫事學歷在內的大陸41所大學的學歷。但是,臺灣依然對大陸學生赴臺上學進行了多方面的限制,比如,不編列獎助學金、名額受到限制、在臺不得打工等。

  赴臺讀本 惟有私立  

  大陸學生若想去臺灣讀本科,只能向私立大學申請。每年招收大陸學生的數量僅為臺灣總招生名額的1%,約2000人。

  申請本科程式是:“聯招會”于4月中旬發佈學士班招生簡章,5月上旬受理報名,7月上旬發榜。初期,臺灣不準備進行單獨考試,主要錄取依據是大陸學生的高考成績,且每位學生可以申請5所臺灣高校。各臺灣高校將在每年7月10日前,即大陸高校發榜日期之前,發佈錄取通知。

  碩博考生 採認學歷  

  目前臺灣對赴臺就讀碩士、博士班的大陸學生僅採認大陸41所院校(詳見連結)的學歷,即只有擁有這41所院校學歷的學生才可以申請。

  據臺灣教育部門的計劃,臺灣公立學校初步只能招收碩士生、博士生,私立學校則不設限。 

  校多類廣 英語授課  

  臺灣目前共有高校175所,以私立大學為主。一些比較好的私立大學如東吳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以及臺北市的銘傳大學、實踐大學、世新大學等均在報名參考之列。專業選擇方面,理工類的有電機工程、電子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工程、土木工程學、通訊工程、生物科技學等。文科的人文社科類也頗具特色。不過,臺灣很多課程都採用全英文教學、考試,對學生的語言要求比較高。

  學習生活 每年5萬  

  在臺灣,私立學校的學費大概是公立學校的一倍。大陸學生在申請到臺灣就讀時,需要提供至少10萬元人民幣的相關財力證明。

  臺灣私立高校平均學雜費約為每學期5萬元新台幣(相當於1.08萬元人民幣)。臺灣各大學的住宿費用不等。一般來説,臺北市的貴一些,南部的便宜一些。住宿費大約每學期在6000元到10000元新台幣之間,加上吃飯等其他費用,每月至少2000元人民幣。粗略算來,在臺灣讀大學,學費加生活費每年約5萬人民幣。

  週到準備 吸引陸生  

  雖然“陸生三法”中對獎助學金有明確限制,但實際上臺灣許多高校都已開始準備應對措施。不少學校都準備自籌和募款,希望通過獎助學金的方式,吸引優秀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對於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住宿問題,各大學也早有準備,清大、政大、輔大都表示,學生來臺的第一年,住宿100%有保證,而且將配置較好的宿舍優先照顧大陸學生。

 

 

鏈 接

臺灣採認大陸41所院校名單

  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

************

臺灣

中山大學剪影

臺灣大學風光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