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大陸新娘的“臺灣情結”

時間:2010-11-03 14:1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網路評論特刊深度幕後

本期策劃製作:高斯斯                                                    查看往期<<

導  讀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近日採訪了3位嫁到臺灣的大陸女性。最長的嫁到臺灣將近20年,最短的也有7年。三個女人,三種境遇,都算“嫁得不錯的”,她們都有一樣的堅強、獨立和自信。

  蔣蘭倩: 優雅生活幸福洋溢

  開朗的笑聲、幽默的語言、精緻的保養,當一頭長髮,身穿銀色連身裙的蔣蘭倩站到記者面前時,可以感受到,嫁到臺灣這些年她的生活很幸福。
  “我來臺灣十幾年了。”蔣蘭倩駕駛著越野車,我們約好一起去聽鋼琴演奏會。當年畢業于湖南大學音樂系的她放棄“公家飯”當起了一名自由職業者,在酒店大堂彈奏鋼琴時與現在的老公相識,於是有了一段兩岸姻緣的佳話。
  “真的沒有想到自己會嫁到臺灣來。”蔣蘭倩笑著説,“我來臺灣的時候,大陸經濟發展還相對落後,我在臺灣看到的大多是質疑的眼神。我心裏很不服氣,我有知識有專業又年輕,在臺灣我一樣會做出事業來。”性格灑脫倔強的蔣蘭倩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老公一起開辦了“真善美音樂學苑”,教臺灣的小朋友彈鋼琴,現在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00多個學生。記者讚嘆説,在“少子化”的臺灣,能招收到這麼多的學生實屬不易,也足以説明學校的聲譽很好。
  “大陸背景是不是讓你有一種責任感做得更好?”記者笑著問。
  “説實話,做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用做給誰看。”蔣蘭倩説,獨立自信的性格和果敢潑辣的工作能力讓蔣蘭倩不僅鋼琴教得風生水起,生活也是瀟灑自在,讓身邊的臺灣朋友都十分欣賞。
  “現在的大陸女性獨立、自信,不論是在大陸還是在臺灣,都會過得一樣精彩。”蔣蘭倩笑著説,“如果當年不嫁到臺灣,我在湖南一樣會過得很好。”
  如今的蔣蘭倩,除了忙碌自己的鋼琴教學工作,還在兩岸交流熱絡的大環境下,積極為湖南和臺北的音樂文化交流活動搭橋,忙得不亦樂乎,樂在其中。用她的話説,“咱也為兩岸音樂交流做點兒貢獻”。

崔咏梅:勇敢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説蔣蘭倩是優雅地生活著,崔咏梅則是靠著自己的奮鬥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記者到崔咏梅的大連風味館吃飯,她寒暄幾句後就不停腳地忙活著招待一波又一波的顧客。直到晚上10時,記者都快吃完飯,她才得空坐下來,這時她還沒有吃晚飯。
  説到在臺灣的生活,崔咏梅説:“從一個沒有工作的落魄女人到瀟灑利落的女老闆,其中的苦只有我自己知道。”説到苦,崔咏梅自嘲説,基本上最苦最難的事情她都經歷了。
  1990年,在大連富麗華大酒店當服務員的崔咏梅,認識了一位從臺灣來大連做生意的帥哥曲同興,墜入愛河。兩年後,曲同興在大連的生意失敗,但崔咏梅毅然嫁給他。1994年底,崔咏梅獲得入境許可,隨夫帶女進入臺灣。但是到了臺灣後,她傻眼了,夫家的生活條件並不好,由於沒有工作,她每天早晨5時起床為全家做早飯,白天不但要照顧自己的女兒,還要照顧其他姑嫂的孩子,洗衣、做飯、買菜樣樣不少,晚上要等全家都睡下後她才能上床休息。“背了一身債嫁給他,結果到了臺灣卻生活在很底層,最苦的時候,每天的生活費只有200元新台幣,現在都無法想像我是怎麼熬過來的。”不僅生活困苦,她還不時遭到周圍人的白眼,“大陸妹嫁到臺灣為了錢唄”等等惡言惡語,更讓她一度對嫁到臺灣感到非常後悔。“夜深人靜時,我會一個人躺在床上流淚。”
  但是,倔強的崔咏梅不甘心這樣生活,在拿到臺灣的正式身份後,1996年,她開始在居家的社區擺賣路邊餐。1998年,辛苦經營生意的她開了“大連風味館”。十多年過去了,崔咏梅盤了新店,擴大了規模,日子終於漸漸好過了。
  “餐館的這些服務員,我招用的都是在臺灣生活的大陸女同胞。”崔咏梅説,“我體會過掙錢的辛苦,所以希望能盡我所能給這些姐妹們提供工作機會。未來的日子裏,我還要再開新店,讓大連美食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

小賀:努力工作爭做老闆

  某週末,記者在臺北商場購物時,一位售貨員親切地上前問:“聽你的口音,是從大陸來的吧。我是武漢嫁過來的,已經6年了。”和記者説話的這位售貨員姓賀,很善談。
  “大陸現在發展很快吧?”小賀問。“你難道嫁過來沒有再回家鄉嗎?”記者奇怪地反問。小賀輕聲説:“沒有。我的父母也還沒有來過臺灣。明年我才能拿到臺灣的身份證。這之前,親人們入臺手續辦不了。”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恐怕不會選擇嫁到臺灣。”小賀的直率讓人有點兒意外。“在臺灣受委屈了?老公對你不好?”記者笑著問。“老公對我倒是不錯,但是你知道嗎,在臺灣生存壓力太大。”小賀説,“我在家看了寶寶5年後,剛出來工作。”
  小賀告訴記者,現在每月3萬元新台幣左右的薪水,每天自己都會擔心老了以後怎麼辦?
  “臺灣有勞健保啊。”記者説。
  “可是要拿到臺灣身份證後再工作25年之後才能領到,數目還很少。那個時候我都60多歲了,現在不攢錢就沒有安全感。”小賀説,“臺灣這兩年景氣不好,而大陸卻在不斷發展,我有從朋友那裏聽説相關的消息,也有看電視。我心裏挺自豪的,也有一點點兒鬱悶,如果當初不嫁到臺灣,現在大陸的生活或許沒有這樣的壓力。”
  在大陸做銷售工作的小賀在臺灣也依然做著商品銷售工作,她賣力地招呼顧客,認真介紹産品,熱情週到。“不管怎麼説,已經嫁到臺灣來了,我既然出來工作了,就不會怕苦怕累,而且在臺灣人身上,我也看到了他們對工作的拼勁幹勁,所以我一定不會輸給他們,一定會好好工作,好好掙錢,好好生活。”小賀笑了,“看我每天的銷售量,老闆都表揚我説很能幹。以後等到合適的機會,我會自己當老闆,幹出成績來,回到家鄉也能硬起腰桿來!”話語簡單樸實,透露出自信、堅定。

 

結 語

  時下兩岸婚姻不斷增多,三位女性在臺灣的故事正是嫁到臺灣的大陸女性之部分縮影。在這裡,我們期待她們到了臺灣更要獨立自信,也祝福她們在臺灣的生活更加精彩!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