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東:馬英九須知難而上

時間:2009-10-23 15:47   來源:台灣網

  馬英九被指有意回避、拖延兩岸政治對話,北京知名學者徐博東認為,過去一年多來兩岸經濟互動卓然有成,累積了相當的共識,但誰都知道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不可能完全分割,面對切實地存在著的分歧,不可漠視而須“知難而上”,否則可能使雙方的進一步經濟合作陷入停滯。

  知名兩岸關係專家、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徐博東教授昨日在接受香港中評社記者專訪時,強調了兩岸儘快開展政治對話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徐博東説,自去年5月臺灣政黨輪替,這一年多來,兩岸關係確實出現了新局面,開始進入和平發展的軌道。但他説,正如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21日在研討會開幕式上強調,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兩岸關係的進程仍然面臨各種挑戰,必須逐步探索如何破解政治分歧等難題。

  要破解政治分歧,不能不進行政治對話。針對馬英九近日被指有意回避和拖延兩岸政治對話,徐博東指出,兩岸進行交往,在一開始時採取“先易後難”方式,慢慢累積共識,是完全正確的做法,過去一年多來兩岸關係獲得良好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但他強調,所謂“先易後難”,説的是容易的事情先辦,複雜的事情後辦,這是“先做後做”的問題,但肯定不可以“光説不做”,漠視切實地存在著的分歧。

  他説,過去一年多來,兩岸進行經濟合作互動卓然有成,通過這些互動,雙方也已經累積了相當的共識,現在需要逐步轉向政治性議題的對話,藉以破解雙方分歧、建立互信。他強調,在這時候,馬英九當局需要“知難而上”,否則有可能使雙方的進一步經濟合作陷入停滯,因為説到底,誰都知道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是不可能完全分割開來的。

  在政治對話的層面,徐博東説,“先易後難”的原則同樣可以適用,例如在議題方面,可以先談比較實務性的、可望較早獲得解決的問題。此外,就算兩岸官方、兩會(海協會、海基會)未能立刻進行協商以至談判,但兩岸民間的智庫、學者,大可以就著相關議題先進行接觸與討論,以作為官方對話的參考。 

  他説,現在這種民間智庫、學者的交流目前確已逐步展開,當局亦需要作出支援並且引導輿論,因為政治人物不可以作為群眾的尾巴,而必須主動帶領群眾走向正確的方向。可是現在馬英九連這一點的努力都沒有展示出來。

  有指馬英九是顧慮到2012年的“大選”選情,徐博東則説,臺灣幾乎每一年都有選舉,怎可説為了一黨一派的私利,而忽略了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造福兩岸民眾的重要性?他舉例説,若兩岸能有效開展政治對話,許多不容回避的政治問題,都可以通過對話妥善解決,把潛在的危機消滅于萌芽,避免擦槍走火。

  此外,就著澳臺關係問題,徐博東表示,王毅在21日的開幕式上,提出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的四大作用,即“先行先試的探索作用、溝通兩岸的橋梁作用、反獨促統的陣地作用、‘一國兩制’的示範作用”,實在是切中要點,非常準確、到位。

  在四大作用中,徐博東特別在意的是,“‘一國兩制’示範作用”。這一點,往往受到誤解和忽略。他認為,“一國兩制”可以是很好地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的一個模式。他表示,“一國兩制”可以對臺灣很有利,因為在“一中”的原則之下,什麼都可以談,怎樣的內容都可以討論,臺灣當局以至學界實在應該好好對之進行研究。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