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説臺海局勢動蕩的根源(1)
時間:2001-04-10 15:14 來源:
主持人:10月10號臺灣當局新領導人在島內發表講話,稱所謂“新政府是亞太和平的維護者”。就“和平”二字而言,他上臺以後不斷地挑戰一個中國原則,阻礙兩岸關係的發展。並加緊向國外購買武器,圖謀加入TMD,“以武拒統”的事實可以説是變本加厲,直接威脅著臺海和平與安定。那麼,臺海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臺海的局勢動蕩根源又在哪?我們請到中國現代國際問題研究所的教授楚樹龍先生,國防大學國際關係教研室副教授,楚祥青先生。
主持人:事實上“亞太和平”它是這樣的一個概念,就是主權國家,以確保主權,以及周邊安全為基礎,在外交過程中探討的一個話題,那麼,臺灣當局新領導人標榜他所謂的“新政府是亞太和平的維護者”,他是否有這樣的一種資格來談論這樣的一個話題呢?
嘉賓:臺灣新領導人上臺以來,就一直在一些場合不斷地講,就是他及其當局是要創造兩岸間的和平,為地區和平,亞洲和平作出貢獻,那麼他也是在同一些國際上的人打交道的時候,有人訪問臺灣的時候也一再講這個。其實我們無論從法理上還是從事實上來講,應該是臺灣新領導人也好,臺灣當局也好都沒有資格、沒有條件去談所謂地區安全。因為所謂地區安全,這是主權國家,比如在亞太地區各國家之間,通過雙邊和多邊的一些合作,一些談判對話啊,來處理安全問題。你比如説在亞洲現在有亞洲地區論壇,每年7月份開外長會議。那麼,共同研究地區和平與穩定問題。那麼,各國家領導人互訪,那是中央政府國家主權的事情。那麼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地區,一個省,它要解決的不是地區安全的問題,那麼它是要解決他內部及兩岸關係的問題。所以,法理上它沒有資格。
嘉賓:用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説,叫“此地無銀三百兩”,因為剛才我同意楚教授講的,作為臺灣新領導人,作為中國的一個部分的臺灣當局也好,他根本沒有資格談,那麼不僅僅如此,不僅僅是從法理上看這個問題,那麼從臺灣特別是近十年來它的所作所為來看,應該這樣講,他不僅僅不能承擔所謂“亞太地區和平的維護者”的這樣一種角色,而且他恰恰扮演了一種亞太和平的這樣一種破壞者的角色。
主持人:那麼,他提出這樣的一個言論,他的目的是怎麼樣的呢?
嘉賓:他的目的,就是他一直就多談所謂地區和平,他有他的目標,他有他的考慮的,就是他明明知道這種地區和平、國際和平是國家之間的事,那麼他作為臺灣要多談這個,就想通過這個來造成一種事實。“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亞太地區,他也要像其他,像日本、像美國,像其他亞太安全有關國家,把他作為國家來對待,這樣他好擠進國際社會,主權國家這個行列。這是他一個重要目的。
嘉賓: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説呢,應該説臺灣當局把自己扮演成亞太地區的維護者,不僅僅是要擠進一個亞太地區獨立主權,而且應該説也是他多年來開展所謂務實外交、開展所謂金錢外交,所謂過境外交的一個部分。是個延續。應該説他是走向獨立,就是最終成為事實上獨立的這樣一個步驟。
主持人:臺灣當局新領導人他上臺幾個月以來,兩岸關係始終沒有出現柳暗花明這種局面,而是變成了一種暗流洶湧和持續惡化的一種局面,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臺海危機它的根源到底在哪?
嘉賓:以前是李登輝,現在是臺灣新領導人,他們不斷向臺獨的方向走,這樣造成兩岸不但不能拉近,不但不能合作,不能和平,而是分道揚鑣,越來越遠。造成兩岸的緊張局勢。那麼他現在,就是上臺以來,一直在兩岸的根本問題上,比如一個中國、92年這種共識的方面,採取模糊、否認的態度,使兩岸不能夠採取和平對話、和平談判解決兩岸(問題),解決祖國統一的問題,這是給兩岸造成關係緊張、僵局最根本的根源。
嘉賓:過去朱容基總理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是先有兩國論後有白皮書,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講,是先有臺灣當局的倒行逆施,才有海峽局勢的高度緊張,那麼我可以舉幾個數據來説明這個問題,這個正如剛才楚教授講的。從80年鄧小平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個大政方針以來,應該説中國大陸一直在積極的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採取了很多的步驟,可是臺灣當局呢,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説在我們積極地採取和平統一步驟同時呢,臺灣當局卻在採取一種武力拒統的這樣一些戰略步驟,或者説它在積極地推進武力拒統的戰略步驟,90年代以來,應該説是臺灣軍備,這個發展速度最快,購買武器也是最多的這麼十年。從這個投入來説,80年,臺灣的軍費是20億美元,那麼90年就上升到了87億美元,98年他的軍費已經達到176億美元,那麼與此同時,臺灣在這十年多以來,大力的擴軍備戰,大量的向海外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這樣一系列的舉動都表明臺灣當局並不是在維護所謂地區和平、地區安全,而是在破壞地區和平和安全。
主持人:那你剛才談到這個以武拒統,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臺灣當局不斷地向國外購買武器,同時呢,我們也注意到,美國方面它也是在積極地對臺軍備售,那麼,我想這個美國因素,在臺海危機當中,它起到了什麼樣的一個作用呢?
嘉賓:應該説美國因素,美國是直接的因素。那麼從歷史上來講,臺灣問題之所以存在,至現在五十多年,完全是美國製造的,沒有美國臺灣問題早就解決了,我們知道現在國內都在紀念抗美援朝的五十週年,那麼五十年前,我們解放整個大陸的時候,人民解放軍正準備解決臺灣的時候,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派它的軍隊進入朝鮮,同時杜魯門宣佈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阻撓我們解放臺灣,所以臺灣問題才滯留到今天,這五十多年來一直到今天,美國一直對臺灣採取扶植、支援、同情的態度,包括79年和我們建交,所以建交以後,美國採取了兩面政策,一方面承認一個中國,那麼和臺灣斷交、廢約、撤軍,那麼,説不和它保持官方關係,另一方面,在軍事上繼續向臺出售武器,所以它説他它維護兩岸的平衡,其實就是為了使臺灣具有軍備能力,以武拒統有這個能力,來防止臺灣和大地走到一起。
主持人:剛才我們談到美國的動作,不僅僅是對華關係,也是為整個亞太和平抹上了一層陰影。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