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説臺海局勢動蕩的根源(2)

時間:2001-04-10 15:14   來源:
  嘉賓:對,我同意這個説法,就是美國,應該説是臺灣問題的根源,而且美國的所作所為在事實上助長了臺獨勢力的發展,那麼從90年一直到去年為止,這個90年到93年美國售臺武器是六點多億美元,那麼從95年以後,一直到現在,美國的售臺武器一直保持在十億美元以上,那麼就在前不久,美國又新宣佈,要售給臺灣十三億零八百萬的新的武器,那麼這些舉動呢,應該説都是對臺海局勢緊張造成了直接的根源。

  嘉賓:除此之外,近幾年還有一個重大的消極發展就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搞地區導彈防禦,也就是TMD。那麼這不但影響全球的地區戰略的穩定,也直接是對臺獨勢力一個支援和鼓舞,因為美國和日本至今不明確表示,它這個導彈防禦不包括臺灣,而是説要看今後形勢,那麼臺灣呢,從李登輝那時到現在的,臺灣新領導人也在積極的要擠進這個地區導彈防禦,那麼這也在軍事上,在政治上,支援保衛臺獨。

  嘉賓:特別是美國在前不久,又在亞太地區做了新的軍事部署,它在所謂西太平洋第二島鏈關島,部署了新的200多枚巡航導彈,還包括B2隱形轟炸機等等,那麼這些戰略舉動,他的目的是什麼,他的目標到底對準誰,應該説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不言而喻的,所以這些舉動,怎麼可能會給亞太的和平和安寧帶來這樣一種穩定的局面呢,當然不可能了。

  主持人:那麼,最近美國參眾兩院又通過了支援臺灣加入聯合國的這麼一個議案對此您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嘉賓:這個應該説這是根本違反中美三個公報原則的,那麼臺灣呢,現在它在世界上,在兩岸關係上他主要要幹這麼兩件事,一個就是要拖,另外它要擠進一些國際組織是為了實質外交,國際空間,另外就是發展武力,以武拒談,在這兩個方面它都需要美國的支援,而美國的國會這些反華議員親臺的勢力也正是在向臺灣出售武器和臺灣發展軍事關係,官方關係,以及支援臺灣重返,所謂國際社會,擴展國際空間方面給予臺灣以支援,所以説我們看到,兩岸關係這種情況,往往有美國的影子,有美國的背景,有美國的消極因素在起作用。

  嘉賓:用臺灣新領導人和包括李登輝的話説呢,就是要造成事實上的國際承認,所以呢,他在加緊活動,在進行一系列的各種所謂的務實外交行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會通過這樣的決議很顯然,會進一步的助長檯獨勢力的發展,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講呢,也是違背了美國政府一貫的對華政策,包括克林頓總統在去年“兩國論”之後,明確表示了三不政策。

  主持人:就可以説,臺灣島內這種臺獨勢力,和剛才你們講到的這種外部的反華勢力的干擾,使得臺海局勢出現了危機四伏的一種局面,那麼我們祖國大陸為保衛臺海的和平,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到底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嘉賓:這一點我想,凡是對海峽局勢關心的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看得清楚,就是我們大陸這方面十幾年來一直奉行的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樣一個和平統一,一條途徑,那麼鼓勵臺灣人來,臺灣一多半人次都來過,那麼我們鼓勵海峽兩岸貿易和投資,這方面臺灣享有重大的順差,都是一種和平的方式。這是有利於全中國人,包括臺灣人民的長遠利益的,根本利益的,另外一方面對臺灣的所謂務實外交,這種所謂的努力,我們堅決反對,堅決給予回擊,這是根本原則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在寄希望臺灣人民,和臺灣的各界啊,接觸打交道,我們看最近幾個月來新黨、國民黨,其他一些擁護、主張國家統一的一些人士,包括願意改善關係的,都來大陸訪問,我們領導人都給予接待,同時我們也鼓勵臺商繼續在大陸投資,繼續發展兩岸關係,我們都在積極做扎紮實實的工作,同時為了以防萬一,防止臺獨及其國際上支援臺獨的勢力走的更遠,我們也不得不做有效的、認真的對臺軍事鬥爭準備。

  主持人:那麼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不是維護臺海和平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呢?嘉賓:我們政府一再宣稱,我們的大政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是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而且我們一再表明,絕不承諾放棄武力並不是針對臺灣同胞,更不是針對臺灣人民,而是針對少數臺獨分子,而且只有這樣才能更進一步推進和平統一的進程,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必要的軍事鬥爭準備,那麼,臺獨勢力會更加倡狂。那麼從80年代以來,一直到現在的兩岸關係的歷史和實踐,應該説都表明瞭這一點。

  主持人:非常感謝二位嘉賓今天就這個臺海局勢動蕩的根源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事實説明,臺灣當局新領導人上臺以來呢,繼續在所謂“本土化”、“去中國化”的危險道路上滑行。對他企圖將臺灣引向“臺獨”的死衚同,打碎臺海和平局面的圖謀,人們萬不可喪失警惕。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