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公序良俗是引進外來文化的“最大公約數”

2018年01月15日 15:27:00來源:台灣網

  隨著資本的大量涌入,中國首檔HiP-hop文化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由於差異化演出,創新性剪輯,專業化製作,一躍成為2017年內地的一檔超級網綜。這種年輕吵鬧的音樂形式使得沉睡在中國“地下”的嘻哈文化愛好者得以“覺醒”,因此網上有人慨嘆2017年是中國的嘻哈元年。

  但是近日的一首嘻哈歌曲《聖誕夜》被多家媒體官微紛紛轉發並指責,原因是歌詞裏面有著大量不堪入目的污穢女性和教唆吸毒的詞語。創作者PgOne雖在微博上道歉,主動將歌曲全網下架,但還是壓抑不住網友的滿腔怒火。就連某些粉絲曾經動用單位官博支援“萬寶”,最終也因受不了輿論的壓力,被迫辭職。有人戲稱中國嘻哈元年就此“圓寂”。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從“派生物”與“沉澱物”進行討論。

  所謂“派生物”簡單的是指意識形態,信仰、主義、理論之類一些易變得東西(外來文化)。而“沉澱物”卻是一種有了人類之後流淌在血液裏,不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的人性。它沒有明文規定,更多的是約定俗成。在沒有法律的時空裏,只能靠這種“精神契約”來維護社會的道德秩序來填補法律空白。(如尊老愛幼)

  我們會發現,在剛開始外來文化侵入的時候,派生物總是佔上風,而沉澱物的作用表現的不是特別明顯。而當這種派生物隨著時間流逝逐漸壯大一定影響的時候,尤其是一旦觸碰到公序良俗的道德底線時,沉澱物會迅速崛起,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來壓制下去這種派生物所産生的負面影響。

  就像文中開頭所提到的HiP-hop,本來是黑人街頭文化的一種。引入中國也算是一種文化交融。但是,文化畢竟是用來服務於人的。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的文化。它的傳播都不能逾越“公序良俗”這四個字。可能有些問題作品在傳播過程中巧妙地鑽進了法律的盲區,可是道德規範要比法律約束更加具有教化作用。社會的正氣會自行對邪氣進行免疫抵制,這也就是老子説“大道廢,有仁義”的現象過程。

  最後説到堅持文化自信,文化不是娛樂至死,自信更不是妄自尊大,呼籲那些在網路平臺上搔首弄姿想要流芳千古的“弄潮兒”們。請給網路一個健康、晴朗的環境吧!(台灣網網友:趙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