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開幕式上,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致辭中表示,在當下兩岸媒體需要驅散臺海上空的烏雲,增強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通篇精讀張志軍主任的全文,作為一名萬千網評人中的一員,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就是我們心中堅守的那份正義驅使下,承擔這份使命,兩岸媒體人一道,驅散臺海上空的烏雲。
我們網評人員,也是兩岸媒體人中的一員。而且,地位特殊,責任重大。尤其是在當前兩岸關係充滿未知和變數的情況之下,更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觀察臺灣動態的恆心,冷靜觀察的細心,善于發聲的真心。
兩岸交流,媒體先行。當我們接收到兩岸關係中及時、準確的訊息時,需要我們以新聞的敏銳性,迅即反映,搶得先機,用我們得到的和想到的,通過文字來搭建兩岸交流的橋梁,以正視聽,引導輿論。
每當一篇篇網評的文章呈現在兩岸民眾眼前,看到好的壞的,知道對的錯的,明白黑的白的,以正確的訊息,感人的文字,真實的數據,化解疑慮,解疑釋惑,我們的網評人的擔當就會成為潤物無聲的催化劑。
尤其是兩岸關係的當下,由于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中”,造成兩岸溝通機制中斷,兩岸和平發展遭受深重影響和嚴重衝擊。
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網評人,應當正確發聲,精準傳遞,讓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的政策,認同大陸的主張,不受蔡當局的迷惑,避免他們被誤判誤導,最大限度的認清大陸對臺灣的優惠措施和暖心行動,搭建一條心靈之橋。
同時,也通過我們的引導,讓大陸民眾認識臺灣的真人真事,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了解他們對大陸的真實想法和內心印象,知道他們目前所處的環境和社會,為大陸民眾認知臺灣,開創一扇光明之窗。
有了這條心靈之橋,和這扇光明之窗,大陸和臺灣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誤解就會被降到最低。從而凝聚起大陸和臺灣之間的兄弟情感紐帶,匯聚起臺灣和大陸之間的家人情懷。(中國臺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