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悅悅走了,但願天堂裏沒有車來車往

時間:2011-10-21 10:15   來源:台灣網

  據媒體@佛山電臺官方微博稱,近期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佛山被碾女童小悅悅已於今晨去世。微博寫道:“據了解,淩晨3點鐘,小悅悅的父母去最後一次去到ICU病房見小悅悅最後一面。小悅悅媽媽悲慟欲絕,只有爸爸王持昌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處理小悅悅的遺體。我們祝福小悅悅在去往天國的路上一路走好。”

  小悅悅走了,這個可愛的小天使還是走了,在晨光熹微、黎明還未降臨的淩晨3點。但願天堂裏沒有車來車往,沒有殘忍與冷漠,沒有人情澆薄、閒言碎語。小悅悅走了,這個生年只有兩歲的女童,還未來得及鮮花盛開,還沒有閱讀世間繁華、沒有領略人間美好,就這樣走了。

  如果小悅悅被碾,18名路人默然經過而不施救,我們該向小悅悅説聲對不起。那麼,面對小悅悅的撒手人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默哀,在內心深處點一支叫做良知的蠟燭。這支蠟燭照不出小悅悅的明亮未來,卻能照出我們人性的小,照出人間的苦難與掙扎,照出這個塵世的灰暗和陰冷。

  連日來,關於小悅悅事件的討論可謂多矣,如今,小悅悅的辭世又讓無數人淚流,不能自已。我想,過不了幾天人們便會忘記小悅悅,忘記我們的道德苦痛。“時光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小悅悅身上流淌在街道上的殷紅血跡,會很快被淡忘和冷漠沖洗得一乾二淨。

  但願我們別過早地遺忘小悅悅。遺忘是一種罪!記住小悅悅,記住18個冷漠路人,更要記住我們每個人身上粗俗的道德傷疤。如果我們繼續麻木,繼續健忘,繼續在市儈與輕佻中嘲笑自己、嘲笑他人,那麼,今天,發生在小悅悅身上的悲劇,一定會在我們身上加倍上演,一定一再殘忍重現。這不是因果報應,更非道德詛咒,而是因為小悅悅的悲劇,是在以一種極端殘忍、極端血腥的方式告訴我們:道德病了,人心病了,制度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很顯然,小悅悅的遭遇,又一次次戳破了我們社會的道德膿皰,推到了那些虛華與矯飾的沙塔,也是對GDP神話的某種嘲弄。人們都在感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有多不古、有多日下,小悅悅的遭遇告訴了我們。而可預料的是,如果我們再不自我救贖,比小悅悅悲劇更殘忍的事情還會出現。

  惟一值得欣慰的是,小悅悅事件中,還有拾荒阿婆陳賢妹,有了陳賢妹,我們才不至於輸得太慘、才不至於顏面丟盡。於是,有人感嘆,一個國家的良心被一個拾荒的撿了起來!一個阿婆能撿起失落的國家之心嗎?能拯救破損的道德之旗嗎?我是悲觀的。當社會良知以驚人的速度沉降,僅有一個阿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能做虛無的道德鼓吹者,如果自己不洗澡,反倒要求別人講衛生,顯得多麼蒼白;如果我們一邊做著不道德的事,又一邊要求別人講道德,又顯得多麼可笑!

  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學者崔衛平如是説。在小悅悅事件之後,重新打量這句話,尤其感慨。因此,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如果我們在小悅悅受傷現場,我們是十八分之一,還是第十九人?如果我們只是感嘆,只是抱怨,只是嘲笑冷漠,只是做口頭道德家,我們站立的地方怎能光明?你有良知,中國便不會沉淪;你有尊嚴,中國便不會糟糕;你找準了正確的方向,中國便不會後退……

  有人説,小悅悅是冷漠祭壇上的犧牲品、祭品,到了該拆除祭壇的時候了。還有人説,“中華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時候!”但願這是危言聳聽,但願這是良言苦告。記住小悅悅,記住我們的罪愆,從道德呼喊到制度重建、從修複製度之傷到道德行動,這或許是自我救贖的惟一方式。 (台灣網網友:王石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