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遺産和現代網路盡情約會吧

時間:2011-09-08 16:02   來源:台灣網

  9月6日,由湖南省文明辦、網宣辦、文化廳、紅網等聯合舉辦的“放歌紅土地”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屆湘西南(武岡)非物質文化遺産藝術節在武岡市正式啟幕,並通過紅網,進行全球網路同步直播。作為紅網全力打造的全國首檔網路電視大型綜藝節目,“放歌紅土地”首站落戶武岡,邀得王宏偉、陳思思、徐千雅、至上勵合等明星捧場。(紅網9月6日報道)

  如果説華麗只能停留在軀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文化則是歷史沉澱下來的靈魂;如果説這些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養在深宅待字閨中的黃花閨女,不曾見過庭院外的光景,那麼集資訊流轉與時尚喧嘩于一身的網路,則是熱情奔放“非誠勿擾”“我們約會”的相親節目。利用網路全球同步直播非物質文化遺産藝術節,“放歌紅土地”,“網”展“根”文化,這種傳統與時尚的結合、古樸與現代的交匯,構成了一副人們喜聞樂見的融洽圖景。

  武岡擁有2200餘年的建城史,低調而厚重,儺戲、陽戲、板凳龍、走馬燈等戲劇種類都極具地方特色,千百年的的文化積澱也讓這座湘西南小城的文化門類比一般城市更為豐富。在這次全球網路直播的藝術節中,眾多武岡的本土戲劇集體粉墨登場進行展演。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特色文化表演不僅讓不少特意趕來觀禮的嘉賓嘆為觀止,也讓網友大呼過癮。

  在網路技術、資訊流轉如此發達的時代,每天恒河沙數的資訊讓人們目不暇接,我們逐漸迷失在飛速流逝的資訊海洋裏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地看待身邊的世界,樂於做“知道分子”其實淺薄得一無所知。技術的發展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也賦予我們膚淺的屬性。在這樣的時代裏,審看這些流傳千年的民族文化,再次把我們和那一長段的歷史時光拉近,從淺淡的喧鬧中撫摸曾經沁入我們民族血液的傳統。

  有句名言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民族留下這些瑰麗的文化,卻有不同的境遇,在我們向前看再向前奔、起高樓再起高樓的旅程中,它們被無情落下,遺落在偏僻的山野。許多令人叫絕的民間藝術,已經瀕臨失傳,對於傳統文化而言,我們走得有些太快,以至於這些“民族的”,變成“被世界遺忘的!”

  好在我們依舊珍視這些傳統文化,並開始著力打撈沉沒的它們,當古老的文化遺傳邂逅讓我們匆忙的網路,並不只有對抗和不適應。相反,它們相處融洽,相得益彰,以網路的全球視野和平臺推廣被我們疏離的傳統文化藝術,既有視覺的驚艷,又有心靈的契合,更有回歸的溫暖和感動;以古樸自然的歷史“裝點”新潮時尚的網路,傳統其實也能很時尚,過去並不遙遠。

  民族的世界化,是被證明的文化征程,而只有現代化的路徑,才能傳承傳統,這是文化的另一條出路。傳統文化要傳承下去,就必須創新,必須借助先進的科技和平臺,更多地和現代社會契合。所以,當文化遺産邂逅時尚網路,請盡情地“讓我們約會吧!” (台灣網網友:郭汝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