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先行先試 兩岸金融合作1+1>2

時間:2011-09-06 12:17   來源:台灣網

  金融是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命脈和血液!

  第十五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系列論壇中惟一一場以金融投資為主題的論壇,將於9月8日下午登場,受到臺灣金融界的矚目。兩岸金融相關人士鷺島論劍,共同研討國際金融趨勢和兩岸金融合作。(廈門商報報道)

  論壇演講嘉賓臺灣的財經趨勢大師周吳添指出,當前,歐美日經濟危機頻傳,兩岸必須深度經濟合作,以提高因應危機的能力。兩岸金融合作的空間很大,透過彼此交流,可發揮1+1>2的綜合效果。

  為便利兩岸貿易,下半年,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有望啟動商談。廣大臺商企業期盼此機制有助於降低匯率風險,減低匯兌成本,增進兩岸的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作為“探路者”,廈門先行先試兩岸金融合作,更應抓緊有利機會,積極試點創新,摸索出一套解決兩岸金融合作技術性障礙的新途徑,發揮兩岸金融交流合作“橋頭堡”的積極作用。

  隨著海峽兩岸經貿交往的向深發展,兩岸金融合作步伐明顯滯後經貿發展,這種困境亟待改變。許多臺商企業和兩岸有識之士呼籲臺灣方面,儘快排除影響兩岸金融合作的政策性障礙。從大陸方面而言,去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並要求廈門“發揮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區作用,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先行先試一些金融領域重大改革措施”。 年初剛通過的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又專門提出支援海西建設,推進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

  廈門先行先試兩岸金融合作,對這個已經成立30週年的經濟特區來説,是繼ECFA(兩岸經濟框架合作協議)簽訂後,成為名副其實的海西經濟區龍頭的關鍵性一步。2008年,廈門銀行(原廈商行)通過成功引入具有臺資背景的香港富邦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成為兩岸金融實質合作“急先鋒”。

  據悉,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已進入實質性運作,今年三月,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在相關課題調研時強調,“啟動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刻不容緩”,要牢牢把握機遇,發揮廈門經濟特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優勢,開拓進取,多頭並進,又好又快推進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

  筆者認為,廈門在推進兩岸金融合作應先易後難,棄繁就簡,把單向性舉措為雙向互動;在加快擬定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制度性機制同時,還應強化涉臺金融立法工作,儘快推進相關的配套優惠政策措施。同時,面對自身金融業總體規模偏小、業務輻射能力有限、本地及區域經濟規模偏小、腹地縱深受限等問題,廈門還須爭取中央和有關部門的特殊政策支援,創新金融改革,通過“大通關、大港口”,拓展輻射縱深,做臺海産業升級轉型通道和兩岸金融對接通道的橋頭堡。

  筆者還認為,廈門應利用自身的“五緣”優勢(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啟動廈臺關於兩岸區域性金融合作機制磋商。

  兩岸金融合作1+1>2,先行先試的廈門扮演新角色,也是特區與海西的新挑戰,相信這位兩岸金融合作的“探路者”一定不負眾望,為促進兩岸經貿融合雙贏、造福海峽兩岸做出新貢獻!(台灣網網友:王振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