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造假 如何處理

時間:2011-08-29 16:07   來源:台灣網

  醫院為了賺錢喪失醫德,企業為了賺錢“制假、造假”藥品。除此之外,醫院和制藥企業聯合起來騙取患者錢財的事件時有發生。這就是,“人生病吃不消,甚至一生積蓄被醫院一次性搞定,不見好轉”案例發生的原因。

  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佈2011年第1期天津市藥品品質公告,曝光了19個批次不合格藥品。全市共完成藥品監督抽驗770個批次,檢出不合格藥品19個批次,合格率為97.53%。其中,監督抽驗天津市基本藥物品種100個、283個批次,全部合格。抽驗非基本藥物品種藥品487個批次,其中檢出化學藥品、中成藥、中藥飲片不合格共計19個批次,合格率為96.10%。

  其中一些喪失良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亞寶藥業四川制藥有限公司);祛痰止咳膠囊(吉林吉春制藥有限公司);白芍(安國肖氏康源飲片有限公司);炒棗仁(中藥飲片)河北康派中藥材有限公司;沉香(安國市神禾中藥材飲片有限責任公司);沉香(中藥飲片)安國市祁澳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穿山甲(光明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僵蠶(安國市神禾中藥材飲片有限責任公司);金銀花(安國肖氏康源飲片有限公司);鹿角霜(光明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熟地黃(光明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酸棗仁(光明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桃仁(安國市神禾中藥材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等。我之所以把他們直接點出來,就是想通報大家,醫療是一個連鎖性系統工程,值得大家去認真關注。

  我們可以把企業生産的藥品認定為,高價銷售。現在,看到的藥品根本不是價格高低問題,而是假藥!曝光的藥品不僅不能緩解和治療患者病情,反而會耽誤患者病情治療。可見,上述企業糟糕到何等地步。我認為,他們必須為自己的無恥行為付出巨大的經濟和法律代價。

  千龍網一篇《亞寶藥業四川制藥、吉林吉春制藥等企上不合格名單》文章很好。我也希望,“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各級藥監執法部門應對監督抽驗發現的不合格藥品依法進行查處,並加強對藥品生産、經營、使用單位的跟蹤檢查和跟蹤抽驗,保證藥品品質安全,切實維護公眾安全。”做法要堅持下去,做好為老百姓“生命安全和財産安全"服務的護花使者。

  我們知道,醫療問題,主要是醫院和制藥企業如何把利潤做得最大化的問題。他們共同作用於“患者”,患者只是待宰“羔羊”;患者在過去和將來的醫患糾紛中,始終處於絕對劣勢地位。所以,像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那樣,及早站出來為患者,為老百姓説話的行動,值得稱讚。(台灣網網友:黃晨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