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豆角”傷害的不只是我們的胃

時間:2011-08-26 15:53   來源:台灣網

  一根豆角被噴11種農藥,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種農藥。

  而這些剛噴過農藥的蔬菜第二天就被採摘下來,運往市場銷售。

  並且,最後還一路“綠燈”地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這則新聞經新華社報道後,昨天被國內媒體紛紛轉載,多家都市報則將此事當作重點報道。

  網路輿情紛紛質疑,這是吃豆角還是在吃農藥?這些橫行的農藥蔬菜還會繼續猖獗嗎?

  《華西都市報》昨日針對此事痛心地寫到,“一次次,國人腸胃臨危告急。且目力所及,你我仍看不到太多改變現狀的希望。檢測流程不能虛設,消費者不是‘以身試藥’的實驗品。監管者在失去職業恥感之後,從莫名刺耳的推責宣言中,民眾心底的樸素期待一次次落空”。

  該報説出了很多民眾共同的心聲:農殘超標,消費者不是“農殘檢測”的實驗品!

  “毒豆角”、“毒韭菜”、“毒黃瓜”等“染毒”蔬菜傷害的不只是我們的胃。

  評論員徐雲鵬發表《“控農殘”先別急著設“廟”添“和尚”》一文指出,“應建立一套科學的全過程‘控農殘’體系,著力加強源頭監管,適當設立鄉鎮級檢測站,並給予一定的人權、事權、財權,激發監管活力,逐步增強菜農的科學用藥意識,從源頭上紮好品質安全監管的‘籬笆’”。

  但是這樣的監管落實卻困難重重,因為我國的蔬菜生産缺乏規模化經營,大都是以一家一戶種植為主,因此導致在源頭上監控蔬菜安全的難度極大;其次,批次抽檢實際上是依據工業化生産的模式設立,與一家一戶的種植方式不符。在這種模式下,單個批次的安全與否,並不能夠代表真正的安全程度。

  針對這一現象,《新京報》建言,除了強調政府部門的監管之外,還應注重種植戶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該報指出, “當一個監管者面對5萬個生産者時往往難以監管到位,但面對50個生産者時卻會有辦法。同樣的道理,同一品牌的供應商可以對不同組別的種植戶的産品進行批次歸類,這樣一來,原本只適合規模生産的批次檢測,也可以在小規模種植的農産品上適用。而對監管機構而言,這樣的檢測成本就會更加低廉,不能再拿‘管不住’和‘管不全’做藉口。”

  上游清澈了,下游河道才不至於被淤泥堵塞,“毒豆角”、“毒韭菜”、“毒黃瓜”等“染毒”蔬菜才不會一次次傷害我們的胃,一次次觸動我們脆弱的神經。

  很多時候,消費者恨不能親自動手對食品進行檢測,當然,這是無奈地幻想。但“毒豆角”事件後,消費者期待有關部門能有所作為的感受只會越來越強烈。(台灣網網友:胡萬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