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餅,你是傳承還是浪費?

時間:2011-08-26 15:51   來源:台灣網

  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餅又要粉墨登場了,各單位的領導都在籌劃著該買多少月餅、亦或該送多少月餅……似乎好像沒多少人會想這會浪費多少月餅,糟蹋多少糧食?上網查了下有關“月餅”的資料,數據我就不説了,但有幾個片語還是值得我們醒思、重視:

  吃到嘴裏的月餅

  每年中秋前夕,百姓約定俗成都會送月餅表心意。而在這月餅的大遷徙中,一盒月餅的最終目的地會是哪兒呢?答案是百分之六十的月餅最終目的地是垃圾箱,吃盡嘴裏的月餅連百分之四十都不到。

  月餅外表裝的奢華

  對於月餅的外包裝,一直有人在討論是儉約還是奢華。有人給現如今的外包裝算了筆帳,説一盒月餅的包裝約佔人民幣百元,年耗木材七十多萬立方米——並用了組數據佐證這樣的浪費,我摘錄如下:20萬噸月餅盒就是80萬立方米木材,如果將這些木材豎起來,那就是浩如煙海的一片森林!

  掛曆的啟發

  是啊,中秋月餅是一種傳承,我們不能斷了這種傳承,忘祖忘宗。但由年年都買掛曆看日子的習俗演變到上電腦、上手機查看日子的進步,這然到不也是一種傳承,一種與時俱進的發展?由此聯想到新年的門神、貼紙及窗戶檁子上的窗花……多少習俗正隨著時代的步伐“成長”著它們的靚影,而那一成不變的習俗,是不是有點像發育不全的癡呆兒?

  正如我喜歡儉約一樣,僅以上面的三問式,我就得出結論:歷史是要傳承,但也要給它注入生命力,適應力,跟得上時代步伐。否則,中秋月餅就會成了患了疾病的孩子,永遠長不大;亦或某天突然夭折,再也無法跟著我們這個時代一起前行……有關部門、能決策的領導,千萬別覺得這是件小事,而忽略了它背後的歷史重任。小小月餅所傳承及一直能存在的底蘊,説實在的,不是我們一般人能揭示及窺全貌的。我不希望這麼美好的“月餅”成了百姓中秋之夜的心病,更不希望中秋月餅最終全都不再上桌,而成了垃圾桶或家禽的中秋之餐……(台灣網網友:單福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