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天的錢還會是我們的消費理念嗎?

時間:2011-08-16 10: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一度,經濟學家要我們學美國老太的生活方式,花未來的錢改變中國居民錢留子孫的傳統習慣,讓許多國人羨慕美國老太借貸過富裕生活的“陋習”;現如今,當美債出現信用評級下調,債抬高築之時,又有學者說這是美國政策的藏富于民,大可不必擔心美國政府還不上我們中國投資美債的錢……我不知專家學者想對我們普通百姓說些啥,但知道美債危機不管它是否是真危機,還是變相的不還錢、少還錢,它都已經是中國投資美債的危機,是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危機。

  假設性地將美債危機當成我們國家的國債危機,政府發放的國債出現冒頂,信用評級下調……中國百姓的生活會安逸、不受影響嗎?僅此“四兆”的拉動內需,就讓CPI一次次破頂——說真的,真要過了十兆、十四兆(我這還不是以美元計價),單通脹一項,就足以讓全社會動蕩,民怨沸騰(我還真不敢想那民不聊生)。

  有專家現在還在說花明天的錢,值!扣除物價上漲因素,我們借的錢就像美國政府還我們中國美債一樣,借錢的是孫子,還錢的是大爺。理論上,我不否認專家的理論是專業的,成體係的;但結合實際,操作在我們國家這麼一個國情下,買的永遠都不會比賣的精。百姓現借貸、亦或花自己明天的錢都要面臨一個從哪借,怎麼還的問題。借貸,現國家(國有銀行)不借錢給百姓,而只是借給央企、國企、大的財團和有能力實力權力之人。百姓要想借貸,唯一的方法就是民間借貸,說白了就是借高利貸……我請問有哪一個借高利貸的人可以安逸地對別人說他是花明天的錢,過美國老太的那種幸福生活呢?

  曾經,我還想我們國家是不是也像美國一樣開啟我們自己的印鈔機,堤外損失堤內補?可查資料知道美國今年的財政稅收大概是22000億美元,而我們國家今年的財政收入大約只有10萬億元人民幣時,我們那點血汗錢投美國債市,是不是就如散戶股民將錢投滬深股市,根本無法影響和撼動美國經濟?中國雖是美國第一大國債債主,但那點錢在美國債市中猶如泥牛入海,越晚提現越有可能竹籃打水……是不是這麼個理,大夥自己去評判!

  現如今,事已至此,我希望百姓還是以我們國人存錢的習俗面對眼前的金融危機。若依專家“別把雞蛋放一個藍子里”分散自己的資產,到頭來,就會被“美債”所累,人家危機你也危機,人家擺脫危機你還危機,因大魚吃小魚的自然法則永遠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再就是千萬別因美債危機而改弦易轍將錢移轉到黃金身上(我這是對我們國家的外匯而言),因美國的外匯儲備最多的就是黃金,這麼高的價位上若中國接手投資黃金,必將會出現“美債”一樣的套牢……到那時,就不是什麼美債危機,而成黃金的貶值,一直貶值到你中國不得不割肉黃金再回購美債為止。

  我是這樣解讀美債危機的用意的。其危機點就在中國持有美債多了,美國政府正與中國政府玩那貓捉老鼠的金融遊戲。中國政府從中學習的,不該是怎麼處理已購買的“美債”,而是要重振國內的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正如美國政府現如今的賬面余額448億美元,而蘋果公司一家的賬面資產就高達463億美元一樣,當中國的民營企業也能有蘋果公司一樣的盈余之時,藏富于民,讓百姓花明天的錢提升今天的幸福指數才有可能!(中國臺灣網網友:單福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