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姐”是功利大學教育下的怪“蛋”

時間:2011-08-09 15:35   來源:台灣網

  “去武漢,有領導派‘寶馬’接”。清華大學一女生因在火車上向人講述清華人的驕傲而被封為“炫校姐”。昨日,上海證券報時評版主編時寒冰微博上的這條資訊引發熱議。(8月3日《長江日報》)

  這年頭,有炫爹娘的,有炫富的,有炫老公的,也有炫情人的……還真的很少聽説有人炫耀學校。“炫校姐”的言行,就像郭美美炫耀自己的瑪莎拉蒂一樣,把因“特權”享受到的“超國民”待遇當成了炫耀的資本。

  “去武漢,有領導派‘寶馬’接”。短短一句話,含義深刻,內隱著對權力、財富的崇拜,相反,從這句話裏看不到半點對學術的虔誠,也無半點對知識的探究。很難想像,這句話出自一位名校大學生之口。

  回想四十年代的西南聯大,窗外炮聲隆隆,敵機轟炸不斷,學生們生存條件艱苦,卻在這樣的條件下刻苦讀書,精神生活愉快。防空洞裏背唐詩成為日後大教授楊振寧那一代學人最愉快的青春記憶;八十年代,那時候的大學生在社會上被譽為“天之驕子”,他們享有比現在的名校學生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受社會尊重,理應更有炫耀的資本,他們也熱愛學校,以自己的學校為榮,但那時候的大學生卻以探討社會問題、反思民族國家的歷史為己任,哪會動不動就向別人炫耀自己在學校享受到的“特權”。

  什麼時候,我們的大學生眼裏只剩下了權力、財富與地位。營救黃山上遇險的復旦學子之後,公眾就領教過名校學生的冷漠。從山上回來,他們併為反思自己的問題,相反,卻在網上發出了令人心寒的微博,“學校應該趁此機會將安徽以前的關係鞏固起來,爭取生源和鞏固其他關係……你要學著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協調關係,去利用資源。”

  為何我們的大學生會以這樣一副面目示人?看看這些名校的表現就可以理解。清華大學在百年校慶也炫了一把校友,被中國教育界人士批評“極盡評功擺好之能事”。之後,真維斯事件、破格錄取事件又將清華拖進了輿論的漩渦。與此同時,北京大學校長也在向社會向社會“炫富”,稱11年來,北大校友中誕生了79位億萬富豪,一時間,網友驚嘆,北大真可謂人“財”輩出,“錢”景光明。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正是這樣的大學,才造就了“炫校姐”動車上的表演。誠如時寒冰所説,“大學應該以培養多少有人格的獨立的知識分子或者對社會有奉獻的人而自豪”,“大學精神淪喪帶給青年學子的這種誤導,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 

  “炫富姐正式這樣功利大學下的一枚怪“蛋”,這枚蛋只會孵出對權力財富的崇拜,而喪失了大學生應有的精神與品格。

  大學之大,到底是財富之大、權力之大、校舍之大還是大師之大、精神之大、氣魄之大?這的確需要各大學深刻反思。否則,我們的大學,只會培養出一批文化層次比郭美美高,精神境界卻和郭美美們無異的“炫富姐”、“炫校姐”——這恐怕是大學最大的悲哀吧。(台灣網網友:陳小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