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改革”需有破釜沉舟之力

時間:2011-08-01 15:24   來源:台灣網

  截至7月26日,已有86家中央單位“曬”出了2010年的“三公”經費決算和今年“三公”經費預算帳單,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均佔總額的6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説明,17年來的公車改革成效不大,未來依然艱難。(據7月28日《經濟參考報》)

  中央單位曬“三公”經費的舉措,相比以往是個進步,雖然內容還不夠詳盡,只停留在大分類項目上,具體費用細節還有待進一步公開,卻也讓公眾看到了神秘面紗的一角。在“三公”經費裏面,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公車費用,它不僅是其中的大頭,亦是特權的代名詞。公車改革17年來成績乏善可陳,反倒惹出不少事端,甚至變成部分人藉為謀福利的機會。此次中央單位集體曬“三公”的結果表明,對於公車改革,必需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力度,方能治理這一頑疾。

  滿大街招搖過市的公車,很多時候是處於被濫用、私用的狀態,不僅影響了政府形象,亦是滋生腐敗的溫床,早已成為民眾的眼中釘。從17年來的車改看,公車不但沒有改革好,數量反而越改越多,費用開支亦逐年遞增。各地公車超標準配置、使用不受約束的情況氾濫成災,利益糾葛非常複雜,已經積重難返。而各地紛雜出臺的GDP定位監控、貨幣補貼、集中管理等車改措施,亦因手段單一,執行不嚴,未能擊中公車的要害,致使車改只流於表面形式,沒有解決實際問題。

  當然,也有相對有效的例子可供參考。比如杭州市的車改採取“單軌制”,車改單位不保留一輛公車,所有人都參加改革,連局長也沒了專車,改為發放車改補貼。涉改單位和個人公務用車一律自行解決,或通過新組建的杭州市機關公務用車服務中心叫車解決。在嚴格地執行下,不少公務員開始選擇自購私車,公車費用亦隨之大幅下降,杭州車改兩週年後共省下了3400萬元。

  曾因“一個人的車改”而聞名的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他結合自己的經驗算過一筆賬:就算公車一年的開支3000億元,如果我們進行改革,最保守的估計也可以節約1000億元;事實上肯定不止3000億元,因為如果行政單位公車改革成功了,事業單位、國企都應該改。通過如此龐大的數據,可以看出公車改革的意義所在,如果把公車改革進行到底,不僅會節約下大筆財政開支,還可將這筆費用用於更為需要的地方去,以解決更多人的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問題。

  公車改革必須進行下去,而且要改得徹底,要採用嚴格的制度配套,以及堅毅果敢的信念,將這一頑疾徹底根除。(台灣網網友:江德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