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換路牌為城市形象減分

時間:2011-08-01 15:09   來源:台灣網

  南京將在2014年青奧會之前更換全市路牌,目前已更換326塊,投資98萬,平均一塊路牌花費3000元。按已公佈的路牌造價共需近億元。面對造價太高的質疑,南京城管局表示,更新的327塊路名牌工程是公開招標後實施的,中標價格91.3萬,平均價格為2792元,利潤為81.9元。(7月31日中國新聞網)

  無論是出於迎接青奧會,還是正常的市政建設規劃,更換路牌都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外地人來説,有了一個全新的路牌,就省去了人生地不熟的麻煩。可以説,城市的路牌就像公廁一樣,就是城市的一張笑臉,讓外地人覺得親切和友善。目前,南京路牌的設置越來越亂,形式不一,顏色還各不相同。所以更換路牌不僅是打造城市新形象的需要,更是破解民生訴求的實事工程。

  更換路牌引發熱議的節點不在該不該換,而在於花多少錢換;究竟該怎樣換。就在一週前,南京準備用二億元人民幣統一房頂顏色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政府出面解釋説是媒體誤讀。而此次統一路牌又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果按照已經公佈的第一批路牌的造價,全部更換將接近一億人民幣。同樣,關注此事的公眾忍不住要問,政府在路牌上花這麼多的錢值不值;一處十字路口有無設置路牌8塊新路牌的必要,新路牌閃光的顏色有多少形象工程與政績考量的元素。

  一切有關政府決策的質疑都源於不公開,不透明。如果事先南京市將要更換路牌的預算公佈出來,同時將公共財政中可用於市政工程的家底和盤托出,讓公眾看到更換路牌在總支出中的比重。政府充分尊重民意,積極主動吸納民眾參與動議,啟動民智就如何更換路牌作出集思廣益的可行性論證,最後綜合各方面意見,提請人大審核批准執行。在執行中,區分輕重緩急,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一方面採取公開的招標方式決定材料選擇、供應和施工方,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對尚能使用的舊路牌進行改造處理,緩期淘汰。同時,更換在廣大市民的監督下進行,有無必要在一個路口設置多個路牌由市民説了算。這樣一來,更換路牌就會成為民主決策從善如流、辦好民生實事的範例。

  可如今,除了大致了解到更換路牌要花多少錢外,市民對決策拍板的全程知情甚少,何談參與討論、表達意見和監督始終?因此而産生疑問與猜想就不足為怪了。鋻於此,公共財政的透明更需一塊“路牌”,否則,以後遇到大批換路牌之類的決策還會引發質疑之聲,政府屢屢被動回應,城市形象就會蹭蹭地往下減分。(台灣網網友:梁江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