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好學生” 別再掩耳盜鈴

時間:2011-07-06 14:43   來源:台灣網

  據臺媒報道,“新臺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宣稱,未來臺灣的“外交”與兩岸政策,必須與“一中”架構脫鉤,代之以“兄弟之邦”的新政治基礎。筆者認為,與“一中”架構脫鉤,代之以“兄弟之邦”的論調其實質就是“兩國論”。吳榮義的“兄弟之邦”論儘管用新語言包裝,其實是“新瓶裝老酒”,是與祖國大陸的“一個中國”政策背道而馳的“臺獨”主張:用“兄弟之邦”論來替代他曾經鼓吹的“臺獨”主張,行同“掩耳盜鈴”,也間接地説明他內心的膽怯、底氣不足!

  吳榮義,高雄人,據他以前的同學披露,在就讀于比利時一所大學時就是個“臺獨”分子,參加了“獨臺會”,並負責編輯內部刊物“鄉訊”。返臺後,吳榮義先是到大學教書。眼見當時的臺灣島內根本沒有“臺獨”的生存空間,他開始慢慢接近國民黨,追隨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並與“獨臺會”斷了聯繫。後來,由於深得李登輝的信任,吳榮義由研究員一步一步爬上“臺灣經濟研究院”的院長寶座。1998年,他與前臺當局“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一起跟隨辜振甫參與了上海舉行的“汪辜會晤”。2000年臺灣政黨輪替後,吳榮義迅速跟隨李登輝的腳步,由藍轉綠,曾堅決支援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他大力鼓吹﹑散播“臺灣經濟中心論”、“臺灣優先論”,這位由“獨”轉藍再變綠的吳榮義先生被輿論媒體稱為李登輝“好學生”、“嫡傳弟子”。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絕不動搖,反對“臺獨”圖謀絕不手軟!“一中”架構是發展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堅守底線;容忍和縱容“臺獨”必致海峽兩岸走向和平的反向。我們奉勸某些人還是放棄不切實際的“臺獨”幻想,別拿什麼“兄弟之邦”的“臺獨”論調來蠱惑、矇騙兩岸民眾。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大多數的臺灣人民是清醒的,眼睛是雪亮的,這種“掩耳盜鈴”的“臺獨”陰謀也是不能得逞的! (台灣網網友:廈狼)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