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不可“見好就收”!

時間:2011-06-27 15:47   來源:台灣網

  為了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全國各地正在扎紮實實、富有成效地繼續深化和拓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幹部作風建設,為奮戰“十二五”,全面推進科學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有少數機關單位,也包括基層單位,對“創先爭優”活動的重大政治意義和深遠意義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有的只是開個動員會兒、佈置一下就完事兒;也有的懸挂幾個條幅,墻上弄個圖片展,就算活動在開展;還有的口號跟著喊,活動沒起色,效果不明顯,甚至處於冷冷清清或無動於衷的狀態,使“創先爭優”活動成了留于形式的“紙上談兵”。這種帶有明顯性的“短期行為”和“假大空”的做法是錯誤的。

  黨中央發起的“創先爭優”活動,是擺在我們各級黨委面前的一項帶有根本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務,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的興衰,關係到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與穩定,萬萬不可忽視和懈怠。正如唐山市發改委紀委書記孟君弘所説:“‘創先爭優’活動,是一場具有特殊政治意義、富有時代內涵的‘紅色改革’,是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的有效手段,也是全面推進‘十二五’科學發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必須聯繫實際,虛功實做,務求實效,常抓不懈,努力創新,不斷深化,不能滿足現狀,更不可‘見好就收’!”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各地涌現出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好典型。唐山市發改委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的一些基本做法和經驗我們不妨可以效倣一下: 

  首先讓“創先爭優”促進思維觀念大轉變。唐山市發改委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求所有機關黨員幹部牢固樹立起“奮發向上、大有作為、敢為人先、勇於跨越”的“興委精神”。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習,積極“充電”,堅持用黨的一系列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實踐活動,人人爭做“學習型”領導幹部。並把“創先爭優”視為深化機關黨風廉政建設的課堂和提高機關效能建設的突破口,齊抓共管、互相監督、互相促進、形成共識,自覺投身於“創先爭優”的偉大實踐中,彰顯和發揮黨組織的堅強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各級幹部的表率帶頭作用。做到幹群一條心、全力謀發展,不斷創輝煌,跨越出奇跡。兩年來,唐山市發改委在爭取資金數額和重點項目投資建設方面,創造了兩個河北省第一。實踐證明,“創先爭優”是寧心聚力、釋放生産力的重要載體和戰略途徑。只要我們思想領先、行動跟進,協調聯動、目標明確,敢於真“創”、真“爭”,堅持與時俱進,就會一步一層天,讓強大的精神動力轉化為豐厚的物質成果。

  其次讓“創先爭優”促進幹部作風大轉變。唐山市發改委主任、黨委書記袁志剛認為,“創先爭優”要破除“空對空”,提倡“實打實”;不能只限于“坐在大樓裏喊得響,標語口號貼滿墻、大會小會反覆講,轟轟烈烈走過場”,要讓轉變作風、真抓實幹的實際行動來詮釋“創先爭優”的實質內涵。在他的帶領下,全委十多名領導班子成員一心撲在工作和事業上,注重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一線搞調研服務,四面出擊跑項目,外引內聯爭資金,節能減排搞督導,集中服務上水準,平均每月走訪基層都在20多天以上,甚至根本沒有“雙休日”。在鞏固去年組織的“千個項目攻堅行動”成果的基礎上,今年又精心謀劃、重點開展了深入項目單位集中服務行動,採取各分管主任分包縣區,到府服務的形式,每月至少深入分包點一次,重點開展指導“十二五”千個前期項目謀劃、中央投資項目掛牌督導、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等項工作,為項目單位掛牌300塊,解決各類項目問題200多個,受到基層和項目單位的普遍好評。

  三是讓“創先爭優”促進機關效能建設大提高。唐山市發改委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確定了“履行職能任務,打造服務品牌”為主題的活動目標,提出了“爭做五好黨組織、五帶頭優秀黨員”的標準;做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一個黨小組就是一個先鋒隊”,自上而下形成了“幹一流工作,創一流服務,樹一流形象,爭一流業績”的工作氛圍。在全市發改系統和機關舉辦了“科學發展經濟課題研究成果展”;開展了“講解經濟學規律,謀劃科學發展項目”主題的演講活動;目前正在結合紀念建黨九十週年,在全市發改系統深入紮實地開展“科學發展項目創意競賽活動”和多種形式的“崗位競賽”活動。整個機關工作秩序井然,風清氣正,政通人和,愛崗敬業,團結和諧,工作品質和辦事效率明顯提高,機關面貌煥然一新,為推進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默默地奉獻著。

  對此,筆者有感而發的是,“創先爭優”活動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催人奮進、鼓舞人心、寧心聚力、充滿活力的偉大實踐活動。只要我們緊密聯繫實際,創新思維,創新載體,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因地制宜,注重實效,有的放矢,步步深化,讓發展“説話”;讓亮點“展示”;讓“成果”見證,“創先爭優”活動就會真正“活”起來,“熱”起來;“實”起來!(台灣網網友:許貴元、楊麗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