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離婚率是社會信任危機癌變的訊號

時間:2011-06-24 15:45   來源:台灣網

  不久前公佈的全國民政事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共有46.5萬對夫妻辦理了離婚登記,平均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較去年同期增長17.1%;我國離婚率連續7年遞增,其中一線大城市的離婚率更是遙遙領先。專家認為,快節奏生活下夫妻交流匱乏、婚姻觀念變化以及離婚成本偏低等因素,對婚姻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挽救“中國式離婚”,需要一系列的婚姻家庭社會救療機制。(6月23日《新華網》)

  從今年一季度全國民政事業統計數據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國的離婚率已達到14.6%,平均每天有5166個家庭解體,而且我國離婚率連續7年遞增,尤其從2007年到2010年,這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裏,我國離婚率分別以356.1萬對、404.7萬對、451.6萬對的高增長率逐年上升。這不僅意味著,很多個小家庭變得支離破碎,夫妻雙方的家庭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也讓很多孩子成了婚姻的犧牲品。面對如此高的離婚率,難道僅僅是因為感情不和、缺乏溝通、道德滑坡、低離婚成本等因素造成的嗎?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因為它關係著人類的幸福。

  從表面上看,感情不和的確是很多人離婚的一個原因。由於人們日常繁忙的工作和應酬,造成夫妻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慢慢淡化了夫妻間的感情,而且,各自形成了一個小空間,丈夫不讓妻子進去,妻子又不讓丈夫進去,久而久之就從感情的猜忌演變成一場感情的泥石流,最後不得不用離婚來平息這場風波。但是,我們反過來思考一下,夫妻雙方如果一開始就感情不和,那麼,他們不可能費那麼大的勁“勞民傷財”的結這場婚,因此,導致他們離婚的原因,應該是一個後天原因。那麼,剛開始愛的死去活來的這場婚姻,為何逐漸走向死亡的邊緣?有人會説,是因為感情不和,那麼,好端端的為啥不和?還不是夫妻雙方之間産生了信任危機,而這種信任危機導致了包容和理解的大量流失,在多疑和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通過各種方式以求自保和避免傷害。

  從道德層面來説,高離婚率的産生,的確在很大程度上與道德的滑坡有關係。由於丈夫不潔身自愛,在外面花天酒地,甚至是包二奶、養情人;妻子不甘寂寞,再加上對丈夫的報復心理,就紅杏出墻,甚至也開始養“小白臉”,從而導致妻子和丈夫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同一屋檐下過著各自不同的生活,早已將一場婚姻埋葬在了滑坡的道德中了。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結果?這要從夫妻雙方結婚之前説起,在一般情況下,夫妻在談戀愛的時候,都會故意將自己的一些缺點,甚至是致命缺點隱藏了起來,因為,怕這些缺點會成為婚姻的攔路虎,但是,當他們結婚後,這些缺點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在婚姻中,在夫妻雙方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像山洪一樣輕而易舉的催婚一座婚姻的殿堂。到這兒,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其實,這還是與信任危機有關。因為,夫妻之間之所以將缺點隱藏起來,就是怕對方不會包容和接受自己的這個缺點,但是,隱藏了這些缺點後,就等於給婚姻埋了一顆定時炸彈。

  有專家稱,離婚成本低也是造成離婚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要解釋這個原因,還得要從信任危機説起。如果一個人在一個環境中失去了安全感,甚至産生了恐懼心理,在充滿猜疑和暴力的氛圍中度日如年,試想,此時的他(她)還對金錢、房子等物質的東西感興趣嗎?恐怕沒有比找到一個安全的容身之所讓他(她)欣慰的事了。因此,可以説信任危機才是高離婚率發生的一個根源。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信任危機為何會潛伏到婚姻中?這從一些社會現象就可以找出答案,很多小區的窗戶為何焊滿了冰冷的鋼筋?很多計程車司機為何將計程車弄得跟監獄一樣?很多老人跌倒在馬路上為何沒有人去扶?很多街頭要飯的乞丐為何一年能掙10多萬?……這一系列的現象告訴我們,社會信任危機在逐漸惡化,甚至已經有了癌變的跡象,而高離婚率只不過是癌變前的一個訊號。(台灣網網友:魏奇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