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增稠道德血液並非無言以對

時間:2011-06-13 16:16   來源:台灣網

  11日在浙江紹興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上,數百家上市公司共倡增稠“道德血液”。記者就“如何增強企業道德”問題與公司代表交流,卻遭遇“軟釘子”,部分企業拒談具體措施,記者無奈放棄採訪。(6月12日新華網)

  本次參會的所謂上市公司百強,本來就不是道德百強,而是由上海華頓經濟研究院以利潤總額為主排序發佈。換句話説,這些公司更有資格倡導的,或許是怎樣提高企業利潤水準。當然利潤水準不見得就等於利潤總額,排名前三的工商銀行、中國石油和建設銀行,不過是借助家大業大和壟斷地位,這才能夠賺取壯觀的利潤總額。真正體現一家公司賺錢能力的,最接近的當屬凈資産收益率,即拿自己的一元本錢可以賺幾毛幾分。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國企背景上市公司通常更受政策優待,譬如發改委可以約談私企和外企,“三桶油”則不放過每一次漲價機會,相反在國際油價大跌之時,他們就裝聾作啞了。

  以利潤總額表徵企業的強度,當然未嘗不可,道德血液也是普適乃至永恒的目標,企業不分大小強弱都有倡導的權利。可怕和無聊的是,倡導僅止于“空頭支票”。面對記者的提問,客氣點的説“事情忙,不方便回答”,謙虛點的説“我不懂,問別人吧”,更有遼寧某上市公司代表拿資訊披露做擋箭牌。問題在於,上市公司的口風也沒尊貴到張嘴就是資訊的地步,歸到資訊披露範疇的,只是預期對股價漲跌有影響的,難以想像增稠道德血液的具體措施會對股價形成實質性影響。上述種種,無疑都是缺乏增稠誠意的表現。

  誠如相關人士所言,上市公司群體代表著中國最優秀的企業,不僅要在盈利上爭勝,還要在企業誠信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建設上做出表率,為中國企業在世界優秀企業之林贏得尊重。近日美國封殺130多家中國上市公司,這固然有“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一面,同時毋庸諱言,某些上市公司確實不拿會計違規行為當回事。長此以往,勢必影響中國企業的信譽,進而無辜抬高國際融資門檻。試問國內A股市場1800多家上市公司,有幾家可以拍著胸脯自表清白?説穿了,藐視會計準則既有執法縱容,也涉及道德血液稠度。

  由是觀之,上市公司增稠道德血液並非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很明顯的一個路徑,就是從資訊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入手。為此專門定了一個罪名,即提供虛假財會報告、不依法披露資訊罪。不能不説,截至目前基本上還局限于“抓典型”,執法不嚴導致資訊披露違法現象叢生,投資者利益頻受非系統性侵害。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道德血液固然體現于瘦肉精之類,更重要的則是如實告訴投資者,究竟有沒有瘦肉精,目前的調查進展怎樣,市場和財務的影響幾何。總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是衡量上市公司道德血液稠度的第一道關口。在用腳投票機制之下,最可怕的不是做壞事而是“捂”壞事。

  增稠道德血液還有一個層面,就是少做乃至不做壞事,譬如“少喝茅臺少加水”,避免任何脫離生産經營主題的開支。再就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吃水不忘打井人”,銘記自身的資本來源,在翅膀已然長硬的情況下多多回饋全體國民。(台灣網網友:江德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