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將微博誤報看作“打拐演習”

時間:2011-06-03 15:38   來源:台灣網

  昨日下午,一條“列車上疑有人販子”的微博引起了網上打拐熱潮,北京鐵路警方接報後立即布警,警方將兩名抱小孩的“嫌疑人”帶至派出所調查。經查,這兩人確為小孩的父母。對於外出途中遇到這樣的事,他們感到無奈和“堵心”。(6月2日新京報)

  微博參與打拐持續發聲,很堅挺;鐵路警方打拐力度不減,很給力。從發帖到警方介入調查僅1個小時,效率之高令人佩服。正如網友感言:“今天數百萬網友,包括很多公安微博都在努力,很感動。此事不論是否拐賣,警民合力打拐格局形成。”雖然是一次誤報,卻傳遞給人們一分信心,一分希冀,一分守望,一分期待。微博打拐高揚道德與法律旗幟,尤其警方聞風而動,雷厲風行,使其人文亮色增添了濃厚的公信光輝。

  如今,“微博打拐”已成專門詞彙。事件起于2011年春節期間,中國社科院學者于建嶸所發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經熱心網友不斷轉發,形成強大的輿論傳播力量,並吸引了傳統媒體的跟進與關注。從網友們非專業的行動,到公安部門、媒體、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等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微博打拐”。截至2月8日,通過網上照片辨認發現被拐賣兒童6個,已成功解救。隨後有1000余張網友拍攝的乞討兒童照片被發佈在微博上。微博打拐初顯成效,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有目共睹。至於出現一兩次誤報,在所難免,關鍵是公權機關及時甄別。

  不必放大被誤查父母的“堵心”;不必批評發帖者過於敏感;不必抱怨草木皆兵浪費警力資源,權當是一次“各軍兵種”混合參與的“打拐演習”。改變警方單打獨鬥的局面,建立全社會參與的預防、打擊、救助的綜合治理模式,是打拐的關鍵所在。這次“演習”無論對網民,還是對警方都是一塊試金石。特別是公安機關叫得應、拉得出、打得響,值得託付。當然,網民參與微博打拐還要擦亮眼睛,趨於理性,見義“巧”為,以免誤傷好人。期待微博在參與打擊拐賣兒童婦女犯罪和解救乞討兒童,乃至更多熱點事件的解決中發揮威力,推動法治進步,促進公民意識成長。(台灣網網友:梁江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