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燒秸稈,重在綜合利用

時間:2011-06-01 15:44   來源:台灣網

  正是麥收季節,一台臺收割機正在麥田裏轟鳴作業,這個場景不僅給過路的行人、農民朋友帶來心情的愉悅,因為即將的收穫,因為勞動是人間最美的風景。

  但是,每到這個季節,總會看到與此風景相行的另一種景象,那就是時有濃煙飄蕩在空中,讓人們感到呼吸困難。大剎風景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安全隱患。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新型的聯合收割機已在不少地區被廣泛使用,在田中邊割邊脫,滿田鋪下了麥秸、麥殼,麥田已成為“收脫場”。加上麥草價格低廉,無處銷售,不少農民一方面為了省事,另一方面想讓燒過的麥秸灰繼續成為地裏的肥料,便乾脆一燒了之,由此引發了不少燒荒火災。筆者上網搜索了一下,查到很多這樣的事例。

  2007年5月13日13時許,四川德陽旌陽區黃許鎮孟家一處麥田因村民焚燒秸稈引發大火。大火借著風勢迅速蔓延,經過消防部門兩個小時的緊張戰斗大火終於被徹底撲滅,但近兩畝的麥子已化為烏有。

  2008年5月16日這一天,南陽市消防部門就接到“麥田”火警56起,其中,淅川縣發生的一起火災燒燬小麥30余畝。消防部門分析,在這56起麥田火災中,除一小部分是未成年人燒麥穗引發的以外,其他大部分是農民趁中午麥田中人少,偷偷就地焚燒秸稈時引發的。

  環保和農業部門有關人士曾表示,秸稈露天焚燒,其含有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質,危害人畜健康,加重大氣污染。焚燒後剩下的草木灰中,除含有一點碳酸鉀外,其他大部分養分都損失掉了。就地焚燒秸稈時,由於地表溫度過高,土壤中的有益菌群會遭到破壞,對蚯蚓等生物也會造成致命傷害,引起土壤板結、肥料利用率降低等問題。

  種種事例説明,禁燒秸稈,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一件勢在必行的大事。

  秸稈禁燒工作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每年還是有大量的秸稈被燒掉。那麼究竟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平頂山市湛河區北渡鎮給出了很好的答案,那就是秸稈的綜合利用。

  在秸稈綜合利用上,他們做了很多的嘗試。

  從2008年開始,他們就制定了“萬畝秸稈,兩路還田”的禁燒策略,即“搶收小組”直接還田和奶牛過腹還田相結合。 

  一是直接還田。在麥收前召開全鎮農機手大會,把全鎮的大型收割機、秸稈粉碎機、大型旋耕機統籌安排,編成收割、粉碎、旋耕功能齊全的“搶收小組”,按照小麥種植面積大小派往各個行政村,要求各組必須聯合行動,否則不得下地作業。

  二是過腹還田。召開全鎮奶牛飼養大戶大會,還發動全鎮奶牛飼養戶和小麥種植戶簽訂“秸稈訂單”,小麥種植戶手持“供求雙方簽字、村委會蓋章”的“秸稈訂單”,秸稈可免予粉碎還田,其餘必須立即由旋耕機還田。

  通過這兩項措施,沒有簽訂“秸稈訂單”的秸稈全部在收割後即被粉碎、旋耕直接還田。

  當然,秸稈的綜合利用不只是還田這一項,還有將秸桿加工成燃料、肥料等等方法。

  但是我們的各級政府應該摒棄那些“以禁為主,粗暴執法”的做法,多在秸稈的綜合利用上做做文章。(台灣網網友:胡清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