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不妨給父母也放個假

時間:2011-06-01 15:24   來源:台灣網

  針對“兒童節是否放假”問題,近日,記者向CBD投放了100份調查問卷。調查發現,100人中,只有5人在兒童節當天,公司特意放假半天讓他們陪孩子過節。其餘95%的在CBD的公司都沒有兒童節假期。過半數白領家長表示,“兒童節放假,想都不敢想”。此外,部分人表示,由於工作壓力大,公司還以六一節不是法定節假日為由不給假。假日辦方面表示正在進行探討和研究。(據5月31日《法制晚報》)

  雖然6.1名義上是“兒童節”,但無論有沒有孩子的家庭,都會對這個孩子的節日感興趣。有孩子的家長,當然是希望能夠陪伴孩子過節,一起享受節日的快樂。尚沒有孩子的成年人,也會對“兒童節”充滿期望,或者以各種調侃搞笑方式,慶祝這個曾經享受過的節日。總之,“兒童節”是一個充滿快樂,充滿親情的節日,非常適合父母與孩子共歡聚,不妨給父母也放個假。

  事實上,在這個億萬兒童的節日裏,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能夠盡情玩耍,如果有父母的陪伴,那是再好不過的了。而許多學校也會在節日裏舉辦各種親子活動,邀請父母前來參加,用一起做遊戲的方式,陪孩子渡過這個重要的節日。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於父母來講,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他們都不想輕易地錯過,因為一旦擦肩而過就再也無法重拾。

  雖然有一些家長非常珍惜孩子的節日,寧可請假、曠工也要陪孩子過節,但不是每個家長都能辦到,特別是在目前工作壓力大、用工形勢緊張的社會大環境下,保住飯碗比其他事情更重要。至於主動給家長放假的開明企業,更是鳳毛麟角,也不是主流,而且給有孩子的員工放假,也會相應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對這些少數企業顯然也不合理。何況這是一個全社會性的問題,不能單純將責任推給企業。

  從目前的節日制定規則看來,“兒童節”的放假模式存在缺陷,只給孩子放假,而不給父母放假,不僅不利於親情維護,也不符合倫理道德。我國經濟發展到現在,已經擺脫貧困落後局面,開始逐漸步入中等發達國家的過渡階段,民眾更加嚮往舒適自由的生活,對假日的需求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可以對我們的假日規則加以調整,使其更人性化,更妥帖。此前,清明節被列為法定假日,就曾經歷過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如今,不妨對“兒童節”也做下研討,讓民眾來決定是否給家長也放個假。(台灣網網友:江德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