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態”讓幹部從思考的角度用感情為民服務

時間:2011-06-01 15:18   來源:台灣網

  作為幹部,必須有態度,態度決定立場,態度也是思想的表態,更是人的追求在精神領域的具體表現。

  幹部的態度,是幹部工作的基本方法,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心態。心態決定思想,我們一切工作的主旨都無法繞過心態這一環節。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同志從科學發展的角度,對幹部提出要有學習的心態,追求的心態,實踐的心態等具體的要求,使幹部修養有了理性的尺規,也有了凝聚力量的影響力。用三態要求幹部,使幹部從改造世界觀上産生了新的方法論,這一方法論對於創新社會管理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的指導意義,這種意義具有十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學習,應成為每一個人的常態,因為學習涉及到一個人的具體修養,學術水準的提升等問題。而知識始終處於變化狀態中,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達到進步,這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人類的不斷實踐所得出的結論。

  追求,應成為人類在思想進步上的共性,人只有不懈地追求,精神才能始終達到新的境界,認識才能始終進入最佳狀態,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産生科學的判斷,減少失誤,達到科學發展的水準。

  實踐是判斷事物進步的唯一準繩,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只有不斷實踐,總結經驗,才能推動社會進步,這是社會發展的基本準則,也是人類在創新管理上的客觀規律。

  三態只是我們産生使命意識的一種尺規,我們應從服務人民的立場上,形成這種大局立場。我們也應從為人民服務的戰略上,形成這種具有濃烈使命意識的胸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感情貼近群眾,把認識放在為人民服務這個高度上,讓我們的使命具有時代先鋒性,讓我們為人民服務的立足點充滿感情,使我們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能團結人民、凝聚力量,從而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目的。

  為人民服務,更大的時代意義在於貼近人民,從人民的角度想問題,以人民的立場産生工作原理,不能在工作上脫離人民,也不能在感情上偏離人民,讓我們的服務有感情,也讓我們的服務有方向。這也是幹部工作的基本準則。(台灣網網友:李宏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