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網癮應該多點“溫情”

時間:2011-05-16 16:40   來源:台灣網

  近日,在河池某網站論壇上一組題為“虐待兒童”的照片引起強烈關注:一名男子當街將一個男孩扒得一絲不挂,男孩倒在地上,滿身泥污,男子則拽著他的腿暴打他。5月5日,記者幾經週折找到了照片中的男子和男孩,發現他們是一對父子。10歲的小萌(化名)偷錢去上網,父親覃某發現後,一時氣憤,做出了過激舉動。他對記者述説著與網路爭奪兒子的艱難和苦惱,數次落淚。(5月15日《南國早報》)

  不可否認,家長在面對孩子偷錢上網時,心中難免有憤怒和傷心。但是,如此虐待孩子,且還只是10歲的兒童,實在有些不該。從覃某做出的這種過激行動來看,他顯然是對孩子網癮束手無策,為了收到戒除的效果,不得已才採取了暴力相向的辦法。

  “我辛辛苦苦地打工賺錢養兒子,不期望兒子能多優秀,我只希望他能做個正直的人。”覃某的話顯然道出了不少網癮孩子父母的心聲,但是,在面對孩子網路成癮且日趨嚴重的事實時,大多數人依然不知所措,除了暴力,還是暴力。於是,類似覃某的“蠢辦法”便屢屢被媒體曝光。據湖南春雷青少年特訓學校研究發現,近九成網癮孩子曾經遭遇過家庭暴力,多數家長在面對孩子網癮的現實時,先是苦口婆心的勸阻,無奈之下,紛紛採取暴力。

  其實,對待網癮孩子,最好的辦法不是堵而是疏。資深青少年教育專家胡奇輝認為,一味不讓孩子上網也不現實,幫助孩子走出網路沉迷,關鍵在於疏導。首先,可以先滿足他們的要求,與他們講條件,規定上網時間,談好了不馬上兌現,等到週末作業做完了,可以讓他玩一段時間的電腦;其次,戒網癮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家長要有長期的心理準備,若一開始家長就抱著絕對地拒絕網路的想法,那麼可能導致孩子的敵對情緒更加嚴重,因此,在對待孩子上網的問題上,要有包容的愛心和耐心,要適當地對孩子錶現出尊重;再次,可以相應改變教育方式、改善親子關係,使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愛。

  更為重要的是,在幫助孩子戒網癮時,應該多點“溫情”。家長可以通過培養孩子養花、種菜、繪畫、合唱等方面興趣,進而戒除網癮;或者讓孩子每天積極參加一些室內和戶外的活動,比如照看小動物、做飯、洗衣服,同樣能幫助他們戒除網癮。(台灣網網友:肖時平)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