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白皮書首提“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傳遞啥信號

時間:2011-04-01 15:26   來源:台灣網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31日發表的《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透露,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這是中國首次在國防白皮書中明確提出這一問題。(3月31日東方網)

  據了解, 這是中國政府1998年以來第7次發表國防白皮書,值得關注的是,這次首次提出“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無疑向國際社會傳遞出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積極信號。

  這一積極信號告訴我們,“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和平期盼。白皮書指出,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海峽兩岸中國人有責任共同終結兩岸敵對的歷史,竭力避免再出現骨肉同胞兵戎相見。兩岸應積極面向未來,努力創造條件,通過平等協商,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新問題。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以利於共同採取進一步穩定臺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的措施。兩岸應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可見,通過兩岸政治談判,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為兩岸同胞創造一個有保障的、長久的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是兩岸同胞利益之所在,是中華民族利益之所在。因此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和平期盼

  這一積極信號告訴我們,“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符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應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邀請,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率國民黨大陸訪問團訪問大陸。胡錦濤與連戰于4月29日在北京舉行會談,會談後,胡錦濤與連戰共同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就提出了“促進終止敵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的任務。由此可以説,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出 “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正是《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所期許的。

  這一積極信號告訴我們,“建立兩岸軍事互信”,也是兩岸和平發展必然要面對的。在今年3月30日上午舉行的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針對記者提問,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國共兩黨在2005年共同發表了兩岸和平發展的五項共同願景,正式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是其中的一項”。目前我們還是按照“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按照“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步驟來推進兩岸的協商和兩岸關係的發展。當然,政治議題最後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應該面對的。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