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現”成為共産黨員的亮麗“名片”

時間:2011-03-24 14:59   來源:台灣網

  “我是一個共産黨員,説過的話就要兌現,我要回大亮山種樹去!”“入黨時我們都向黨宣過誓,幹革命要幹到腳直眼閉,現在任務還沒完成,我怎麼能歇下來?”一個群眾無比敬佩的老人,一個共産黨員學習的典範,一個黨員領導幹部的標桿。楊善洲兌現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兌現了為黨奉獻一生、為民服務一生的承諾。在楊善洲眼裏,“兌現”兩個字,就是共産黨的生命。在新的歷史時期,每一名共産黨員,都應像楊善洲一樣兌現承諾,真正讓“兌現”兩字成為共産黨員的一張亮麗“名片”。

  兌現,要有一心愛黨的忠誠。楊善洲退休了,可以在家休息,享受天倫之樂。然而,楊善洲沒有這麼做,他始終記著入黨時的誓言。這種境界,只有一個把黨裝在心中的人才有,只有一個對黨無比忠誠的人才不會忘記。忠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的基本道德範疇,也是衡量人品的基本準則之一。《荀子堯問》有雲:“忠誠盛于內,賁于外,形于四海。”忠誠就是一種歸屬感,一種責任感,也是一種氣節,以崇高的信念作支撐。楊善洲正是有了一心愛黨的忠誠,對黨常抱“欠賬感”,把兌現承諾當作一輩子的行動。對照楊善洲,我們還記得當初入黨時的誓言嗎,對人民承諾過的事情辦到了嗎,説過的話兌現了嗎。

  兌現,要有愛民如子的情懷。一名黨員要兌現自己説過的話,沒有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盡力的情懷,就會出現工作龍頭蛇尾、貪圖享受的現象。楊善洲一輩子想著為群眾多幹點事,以人民為重。為種樹,他開荒地,住毛棚,啃乾糧,拖著病弱的身子。為了群眾的利益,楊善洲完全忘記了自己。在他的心中,裝的全是人民。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人民滿意就是我們的標準。兌現這樣的承諾,就要看你把群眾放在什麼位置。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在一些矛盾和困難面前,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牢記黨的宗旨,不忘自己的職責,要竭盡全力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要像楊善洲一樣辦到老百姓滿意為止。

  兌現,要有淡泊名利的品德。楊善洲不爭名奪利,不過舒服日子,寧願“自討苦吃”。他淡化自己,看重民心;他常想責任,不忘諾言。楊善洲坦蕩無私的品質,令人為之動容。人生在世,有過很多承諾。然而,有些承諾是有條件的,需要等價交換。可是,楊善洲的承諾,是無私的,卻是無價的。他給群眾留下了一片片山林,而他自己卻什麼都沒留下,留下是他那視名利淡如水、視人民重如山的精神品質。身為黨的人,就要像楊善洲一樣把一切交給黨,毫不利已地為黨貢獻一生。以楊善洲為鏡子,我們一些黨員幹部卻不一樣,有的只講待遇好不好,不問工作完成得怎麼樣;有的有條件就上,沒條件就算。如此,兌現兩字早拋之九霄雲外。

  總之,兌現,不容空談,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作為共産黨員,兌現更一個永恒的重要課題,是一輩子要幹好的事情。對黨説過的話,沒有去踐行,就不愧為共産黨人;為民要辦的事,沒有兌現好,就會讓群眾遠離黨。一切承諾兌現得好,就會像楊善洲一樣為我們的黨爭分添彩,成為一張永遠亮麗的“名片”。(台灣網網友:邱柏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