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考級有點“焦糊”味

時間:2011-03-09 23:59   來源:台灣網

  想“通過考級來促使學生多學、多讀、多理解古代的詩詞歌賦,進而起到傳承文化的作用。”這是江蘇揚州一中在新學期之初,欲推行古詩詞考級而作的一種表述。見新華網南京2月24日電。

  説中國的考試多,筆者在前幾年就曾寫過一篇評論,雲:中國是考試大國。這不,一所中學都在設考,且還要給考設“等級”,考的,還不是當代人用以表達、交流的現代語知識,而是(文學創作會用到)古代的詩詞歌賦,且還在“級”前,冠冕堂皇地加上“意在推廣經典誦讀”的美麗字眼。

  誰都知道應試教育與過多過濫的考試在當代中國,幾乎害慘了一代人。有偏激一些的學生和家長早就將名目繁多的“考”稱之為培養傻子的教育。這話儘管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認,只要一提到文化傳承,就會有某些教育工作者想用考試、考級的辦法,“立竿見影”地檢驗學習效果。此之實用性至上的方式,能促使學生多學、多理解古代的詩詞歌賦,起到傳承文化的作用麼?顯然不可以。

  其實,以考級的方式推行古詩詞誦讀,有可能會將古典文化的傳承推入庸俗化,功利化的泥潭。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考級”只能考出數量,卻很難考出品質,於是,不僅使學生在思想上增加了負擔,而且讓學生在學習古代詩詞歌賦學科上加重了不應有的負擔!

  筆者認為:古詩詞誦讀考級如同想量化個人的道德品質一樣,凡考必“糊”!試想,不能量化或難以量化的東西你去量化,又怎能去“級別”它呢?是用“級”去考其多,還是要“級”其誦?是想“級”其意境呢,還是要“級”出對原作品的心領神會?退一步説,即便是記得多,且又誦得好你就以“級”寇之,那麼,寫得好卻不能記更不會誦的呢?你還要不要給人“級”一下呢?

  誦讀,乃至於寫作舊體詩詞歌賦,説白了只是一種喜好,或是某一類群體中較高雅的文學創造活動,如果硬要用考級的方式去“檢查學習效果”,去“刺激”學生誦讀古詩詞,這不僅會落入“應試教育”的窠臼,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還會使之庸俗化,惡習化!

  氾濫成災的資質考使當代人的生活、學習壓力本來就夠大的了,江蘇揚州一中“通過考級來促使學生多學、多理解古代詩詞歌賦”的此種“級考”,分明讓人聞到了一種特有的“焦糊”味!(台灣網網友:默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